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145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考试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真题及答案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阅读某高中语文考试题,按要求答题。
    如果请你从《边城》里的翠翠、《红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老人与海》里的桑提亚哥之中,选择一个人物,依据某个特定情境,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呢?
    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180字左右。
    对上述考试题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创设了基于学生生活体验的考查情境

    B考查学生对经典作品比较阅读的能力

    C考查学生对主要人物的深入理解情况

    D考查学生对艺术形象再造想象的能力

  • 2. 阅读《沁园春·长沙》课后资料链接,按要求答题。某版教材把《沁园春·长沙》编入“文学阅读”单元,课后链接了如下资料。
    领字:词体术语,指用在词句之首起领起作用的字词。
    领字以一字为多,俗称“一字领”。“一字领”多用去声字和虚词,常用者如“又”“况”“正”“甚”“但”“纵”“便”“岂”“已”“怎”“恁”“只”“渐”“方”“莫”等。
    引导学生运用上述“课后链接资料”鉴赏诗词,下列教学活动不恰当的是(  )。

    A进一步补充“领字”知识,要求学生记忆背诵

    B抓住词中的“领字”,弓l导学生反复诵读体悟

    C围绕“领字”知识要求学生拓展学习其他诗词

    D请学生思考“领字”在本词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 3. 阅读某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材料,按要求答题。某教师想借助《说“木叶”》这篇课文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围绕节选的重点段落设计批判性阅读任务。课文节选内容如下: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围绕上述内容设计的相关批判性阅读任务,合适的是(  )。

    A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B勾画出体现诗歌语言特征的关键语句

    C概括“木叶”与“落叶”的内涵差异

    D评析作者论述“木叶”相关问题的思路

  • 4. 阅读某教师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研究论文片段,按要求答题。“整本书阅读”的“整”具有“完整、整体”的意思,既包括对全书脉络的通盘把握,也包括对全书内容的周延思考;“本”是阅读的数量单位,既可以是独立的一本,也可以是相互关联的多本;“阅读”可以是深读、浅读,也可以是精读、泛读,还可以是课内读和课外读;阅读对象可以是文学作品、文化典籍,也可以是科学论著、学术著作。整本书阅读是指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运用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围绕整部经典作品展开的,与作者、文本、教师、同伴对话的过程;阅读的对象具有多样性,阅读的过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阅读的目的是养成阅读习惯、探索阅读方法、建构阅读经验、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对上述研究论文片段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整本书阅读的具体策略要与书籍类型逐一对应

    B整本书阅读的内容可以任意组合多部经典作品

    C整本书阅读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整体提升

    D整本书阅读主要帮助学生掌握多样的阅读方法

  • 5. 阅读某教师的写作教学案例,按要求答题。设立“班级墙壁贴吧”,定期发布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帖,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发布。话题发布后,教师带领学生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在此基础上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之后,教师布置课后写作任务,请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贴在贴吧上,互相阅读、评论。学生发帖讨论持续一周后,教师组织课堂点评与总结,学生进一步修改完善作文。
    对上述教学案例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B能够降低作文题目的难度

    C有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D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 1. 阅读《登高》教学实录片段,回答问题。
    案例:
    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沉郁顿挫”的含义。“沉郁”应从内容情感角度来理解,“沉”就是“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就是“积”,指情感的含蓄、凝重、深沉。“沉郁”意味着思想博大深广、韵味深远,“顿挫”指音调、情感的起伏变化。这节课我们仅从情感变化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鉴赏。从情感角度来看,“顿挫”是指情感跌宕起伏、郁结难舒、一唱三叹。
    师:下面我们读一读《登高》,试着感受“沉郁顿挫”这种风格,然后请谈一谈你从哪里读出了“沉郁顿挫”的意味。
    提示:1.从秋景描绘和蕴含的情感中去读“沉郁”。
     2.从诗人的情感变化中去读“顿挫”。
    表达要求:我认为(某联/句/字)给人(沉郁/顿挫)之感。因为这句写了_______景,抒了_______情,感情的变化是_______,给人_______的感受,所以_______。
    (生齐读,并自由讨论)
    师:下面请大家分享讨论的结果。
    生:我认为首联有“沉郁”之感。“风急”和“猿啸哀”表达了悲凉的气氛;“渚清”“沙白”这两种色调都很冷清,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悲凉之感。
    师:《沁园春·长沙》同样描写秋景,“层林尽染”就没有秋天的萧瑟之感。
    生:(点头)所以我认为首联给人一种“沉郁”的感觉。
    师:这位同学从“沉郁”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看法,同学们还有补充吗?
    生:我想重点说首联中的“鸟飞回”。我感觉“飞回”是鸟在疾风中飞舞、盘旋的意思,照一般理解,飞鸟在风很急的情况下要归巢,但它为什么不归巢而在天空中盘旋?这好像在暗示诗人的命运。他这个时候正在西南漂泊,而尾联中的“艰难”,说的就不仅是自身命运,还有国运。
    师:那么,这句秋景描写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生:沉郁。
    师:非常好,同学们还有补充吗?
    生:“万里悲秋常作客”,我觉得这一句是说诗人在秋天远离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指诗人年老、体弱多病,而且独自登高。
    师:这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呀?
    生:压抑、沉重。
    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本来是非常壮观的景象,但诗人在这里却写出了凄凉、茫然的感觉。说到“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来”,但没有说到“去”,是诗人不知自己的前途奔向何方,也不知国家的未来会怎么样;还有“无边落木萧萧下”,本来落叶已经够让人感到凄凉了,诗人再加上形容词“萧萧”,显得更加冷清。
    师:很好。“无边”和“不尽”给人的感觉非常壮阔,正像她说的这样,壮阔的景物让我们感觉无助。场景越壮阔,人就显得越渺小。她又抓住了“落木”这个意象,落叶已经给人带来凋零衰败的感觉,再加上“萧萧”的声音,更有一种空旷荒凉之感。这样,她把“沉郁”的特点说清楚了,如果在分析之后再明确结论就更好了。
    师:有没有同学感受到诗中的“顿挫”之意呢?
    生:“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是说国运衰落和命运坎坷导致诗人头发都白了;“潦倒”是说失意的时候,诗人本想借酒消愁,可因年老体病不能喝酒,心中的忧郁无从排解。
    师:诗人郁结难舒,这是“顿挫”风格的一种体现。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音频,从缓慢的语速和低沉的音调里再去体会《登高》“沉郁顿挫”的特点。
     16.(1)简述教师引导学生品析诗歌的过程及教学效果。
    (2)指出教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的一个优点和一个缺点。
  • 2. 请从第③④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②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修改。
  • 3. 请指出该作文的一个优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 1.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
  • 2. 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 3. 设计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以下【研讨与练习】。
    【研讨与练习】
    在清晰地认识到“人生苦短”之后,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