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卷(八)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144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现为大家带来的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卷(八),超多精彩试题等你来做。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时,拟在此散文集中选择一个学生熟悉的人物导入作品阅读。下列适合的是()。

    A祥林嫂

    B藤野先生

    C杨二嫂

    D孔乙己

  • 2. 阅读《陈涉世家》的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
    师:有这样一句老话,不知道你们这个年纪的孩子熟不熟悉,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
    生:(齐答,有的笑)反抗。
    师:不知道笑的同学是出于什么原因。可以告诉我吗?
    生:(迟疑后终于开口)平时觉得学习压力太大了,想发泄一下时就这样给自己找理由。
    师:(微笑)这个理由也没错啊。这句话道出了一个自然规律,压力过大当然会产生反作用力。不过,说出这句话的人本意可不在此。有同学能告诉我它本来是说什么的吗?
    生:听历史老师经常讲。说的是被压迫者总是会奋起反抗的,而斗争的原因不在别人,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
    师:这是一位政治家对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总结。大家能举出你熟悉的历史事实吗?
    对上述教学实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导入贴合文意,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B通过恰当的导入,自然地过渡到课文内容中

    C由历史规律发散开来,帮助学生积累人文修养,发展发散思维

    D导入花费时间较长,不利于课文的教授

  • 3. 教授完《皇帝的新装》后,教师准备推荐一篇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作品来加深学生对安徒生童话的理解,下列不合适的一项是(  )

    A《丑小鸭》

    B《灰姑娘》

    C《红舞鞋》

    D《卖火柴的小女孩》

  • 4. 教师组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活动,要求学生阅读与读书相关的文章。下列不符合要求的是()。

    A培根《谈读书》

    B叶圣陶《驱遣我们的想象》

    C马南邨《不求甚解》

    D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 5. 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学完了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老师现在给大家留一份作业自助餐,你可以选做其中的一项。 ①作业一:作者在肖像描写时重点描写了列夫·托尔斯泰的眼睛,请大家阅读鲁迅的《祝福》,鲁迅在描写祥林嫂的外貌时也着重写了祥林嫂的眼睛,请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写眼睛,两位作者在写眼睛的时候有什么异同,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与其他同学分享。 ②作业二:大家回去之后写一写课后的词语,并且挑选其中的五个词语进行造句。 ③作业三:请大家以“我最崇拜的人”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小短文。 对上述教学实录(片段)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这三项作业共同体现了读、写、说的有机结合

    B这三道题的设计难度相当

    C这三道题都旨在人物描写的学习和应用

    D这三道题都与文章的内容没有关系

  • 1. 阅读八年级课文《海燕》的两个教学环节,完成下列题。
    环节一:多层诵读
    (1)播放录音听读
    学生凝神静听,用概括性语言说说听后的感受或描述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2)分组合作研读
    ①自由朗读课文。
    ②全班分成三组,分别完成如下任务:
    A.用“”画出描写风云雷电的词句,说明暴风雨是如何变化的,并按照“暴风雨……”的格式起小标题。
    B.身处这样的险恶环境,海燕的表现怎样呢?请同学们用“——”画出直接描写海燕的段落或句子,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补充题目“……的海燕”。
    C.海上其他的海鸟面对暴风雨又有怎样的表现呢?读一读相关的段落,圈画出关键词,并揣摩他们的心理活动。用“面对暴风雨,……心想:……”的句式表达。
    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
    (3)指导揣摩精读
    ①验收分组学习效果,指导朗读。
    ②《海燕》是一曲激情澎湃的交响乐,共分三个乐章。你能划分出来吗?
    ③思考:暴风雨渐次逼近的险恶环境对海燕形象的表现起到什么作用?
    ④思考:体会写其他海鸟对于表现海燕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在感悟散文诗的优美意境的同时体会海燕英勇无畏、愈战愈勇的英姿,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和对比反衬的写法。
    (4)角色对抗演读(暴风雨VS海燕VS海鸟们)
    学生起立诵读,甚有气势,符合本文朗读要求,也是提高朗读效果的创造性方式之一。依据上一环节的分组,动员学生结合三个场景分三部分演读,体会诗歌语气、节奏和情感上的变化。
    环节二:品味探究
    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读了此文后,你心目中的海燕形象是什么样的?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让学生深入接触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第二步:联系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初步把握海燕形象的特定内涵。
    师生共同明确:
    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这本是自然现象。因此“海燕”一词在俄文中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高尔基在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塑造了海燕这个“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精灵”般的艺术形象,旨在呼唤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为登高一呼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高唱赞歌。
    第三步: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朗读、勾画、体会和品味其形象给人带来的美感。(师生共同评析)
    预期成果示例:
    示例一:“黑色的闪电”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修辞手法,给人一种足以体现海燕的矫健、勇猛之美的感觉,“闪电”使人眼前闪出亮光,看到光明。
    示例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掷地有声,这是海燕的战斗宣言,体现一种豪情与力量之美,是全诗豪壮之美的最高点。
    示例三:海鸥的“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的“呻吟、吓坏”、企鹅的“胆怯、躲藏”与文中海燕的“高傲地飞翔、欢乐地叫喊”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海燕的英勇乐观之美;写大海,写风、云、雷、电,是渲染一种激烈的斗争环境,烘托出海燕形象的高大之美。
    问题:
    (1)评析“环节一”中设置多层诵读的作用。
    (2)评析“环节二”中教师设置“三步”的目的。
  • 2. 阅读《浪之歌》教学实录(片段),完成下列题。
    第二环节:个性阅读
    (一)自主阅读
    师:老师先示范一下。老师读“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一句。请同学们认真听。
    师:老师在读这一句的时候,把重音放在“海岸”和“情人”上,因为老师在读的时候仿佛置身海边,把自己当作海浪,向海岸倾诉衷肠,所以语气是委婉的,感情是深沉的。好,同学们按照我们总结的阅读方法和老师刚才的示范.朗读课文。用圆心实点标出重音,并在课文的边上写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阅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二)小组阅读交流评价
    师:好。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咱们现在进行小组阅读交流评价。一个同学读,其他人进行点评。点评的依据就是那三个阅读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阅读交流,教师巡视参与。
    第三环节:展示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同学们把课文读通了。现在请大家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哪位同学先来?
    生:我最喜欢的句子是第一段的“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这个句子前后半句形式相近,后比前多一个“却”字,前面一句是甜蜜蜜的,令人向往的;而后半句却稍显低沉。一个“却”字是全句的转折,“相离相分”突出了作者哀的感情。另外,“相亲相近”与“相离相分”二词做前后半句的末笔,既押韵、上口,又十分贴切。好处,怎一个妙字了得?伤处,怎一个痛字了得?
    (生发出一阵惊叹。有人在小声称赞:才子呀!)
    师:分析得很全面!既注意到了内容方面的前后比较,又读出了散文诗押韵的特点,同时还很投入,用反问句将我引入这种境界!对这一句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我喜欢的句子也是“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这句话写出了海浪和海岸若即若离的关系,正如老师曾讲的一句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生:这两句诗出自哪里呀?
    师:这是柳永的词作《蝶恋花》中的名句。课下我会把这首词打印出来,贴在班里。这是运用联想和想象从内容上进行理解。好,继续。
    生:我读的一句是“我随着碧海丹霞来到这里,为的是将我银白的浪花与金沙铺就的海岸合为一体……”。这句话中,“里”和“体”押韵,读起来比较顺口。“碧海丹霞”使人感到广阔,心情舒畅:“银白的浪花”让人感到纯净、清新,“金沙铺就的海岸”又让人感到温馨和谐,令人向往。
    师:抓住了关键的词语进行联想和想象,体会出关键词语所创造出的意境。
    生:“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押韵,富有关感,既有散文诗的条理也不失感情色彩,形象地写出了海浪起伏的景象。
    生:“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清晨”与“傍晚”,两个“于是”,前后呼应,十分押韵,增强了语势,表达了浪与海紧密相连的关系。
    师:读得还应该更有感情。有些重点词要读得更重些。试一试?
    (生再读。突出了“海誓山盟”“紧紧搂抱”“歌吟”“亲吻”,有些同学善意地笑了)
    师:听了刚才同学们的发言,老师都觉得你们已经学会从散文诗本身的特点去感受语言。但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去表情达意、抒发感情的。我们在品味语言的时候一定要感受出语言背后的东西。好,继续。
    生:“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海浪与海岸嬉戏着,但海岸不理“我”。“我”依旧要重复,这些都说明了“我”的执着:为了爱情而百死不悔,即使无法相拥相抱,也在坚持。
    最后“终身的工作”也体现了另外一种语气,一辈子无法自拔。
    问题:
    (1)请结合新课改理念,试评析该教学片段中的两处优点。
    (2)请结合本课教学,给该教师提出合理建议。
  • 3. 阅读《为学》教学实录(片段),完成下列题。
    师:哪位同学把第一段给我们读一下。
    (生朗读第一段)
    师:这段话其实只有两句话,是吧?如果我把这两句话换个次序,开头就说:“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因为题目就是为学嘛,开门见山,首先谈为学的道理。再接着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这样可不可以呢?(取眼镜,手指向后面举手的同学)
    生:我认为这样不可以,因为题目是“为学”,就是从“天下事有难易乎”这个引出来的,而不是从做学问的难易来引出天下事的难易。
    师:你觉得课文这样的顺序是强调做学问的,是吗?放在后头是为了强调它,是不是?(生点头)好多同学举手了,好,你(手指一位举手的同学)来说。
    生:天下事有难易乎?人之为学有难易乎?这个“天下事”就包括了“为学”,所以它是一个从大到小的顺序。相反就是从小到大,我认为就有点不通顺了。
    师:噢,他发现这段是从大范围缩小到小范围。好,请你(手指一位举手的同学)说。
    生:在第一段,先概括说天下事没有难易之分,而在于“为”与“不为”,然后再突出课文的重点,说学习也没有难易之分,只在于“学”与“不学”。这样很有次序,如果更改了它的顺序的话,就显得没有层次感了。
    师:(走下讲台)我同意同学们的意见,你们有没有这个体会呀,两件平列的事情,放在后面的往往是强调的。我举个例子,班主任跟同学们讲话:“同学们,我们学校的形势大好,我们班的形势也大好。”那下面是该讲班还是学校呀?
    生:(齐声道)班。
    师:反过来,“同学们,我们班的形势大好,我们学校的形势也大好。”下面该讲什么?
    生:(齐声道)学校。
    师:该讲学校了。那么,把“人之为学有难易乎?”这样一个问题放在后面,实际是强调它。它是主句,为主的,前面是个陪衬句。同学们体会得很好。“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从天下事这个大范围,再具体到“为学”这件事情,其道理是一样的。那么下面接着就自然地过渡到讲“为学”的道理。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同学们还有没有不同意见啊?(转身走上讲台)
    问题:
    (1)结合教学实录,说说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联系。
    (2)联系该片段说说教师在学生阅读学习中的作用。
  • 1. 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则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 2. 根据上述资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依据(不可照抄材料)。
  • 3. 赏析《桃花源记》语言特色,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