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4年演出经纪人《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每日一练试题01月10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演出经纪人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为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
答 案:对
解 析:为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2、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其中50万兵力用于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
答 案:对
解 析: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其中50万兵力用于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
3、党的八大宣告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标志着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了初步成果,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答 案:对
解 析:党的八大宣告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标志着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了初步成果,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4、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
答 案:对
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外国人居留证件的登记项目的是( )。
- A:持有人姓名
- B:持有人性别
- C:持有人电话
- D:持有人出生日期
答 案:C
解 析:《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三十三条外国人居留证件的登记项目包括:持有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居留事由、居留期限,签发日期、地点,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号码等。
2、文化自信是对()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
- A:中国思想
- B:社会主义核心
-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D:中国优秀传统
答 案:C
3、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平等
- 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文明
- D: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文明
答 案:A
解 析: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12月18日,2021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在( )举办,大会以( )为主题。
- A:上海;“脱贫攻坚中国经验的全球分享”
- B:上海;“生态文明:创新实践与国际传播”
- C:北京;“脱贫攻坚中国经验的全球分享”
- D:北京;“生态文明:创新实践与国际传播”
答 案:D
解 析:2021年12月18日,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主办的“2021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在京举办。大会以“生态文明:创新实践与国际传播”为主题,
多选题
1、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一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矢志不渝投身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用丰富的文艺形式,( ),为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 A:激励受剥削受压迫的劳苦大众浴血奋战、百折不挠
- B:激励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
- C:激励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亿万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
- D:激励新时代的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
答 案:ABCD
解 析:一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矢志不渝投身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用丰富的文艺形式,激励受剥削受压迫的劳苦大众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激励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激励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亿万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激励新时代的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为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2、《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 A:有维护祖国的安全的义务
- B:有维护祖国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 C: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的行为
- D:不得有危害祖国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答 案:ABCD
解 析:《宪法》第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