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2年薪税师《理论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9月15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薪税师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自2017年年4月1日起,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在职职工总数()(含)以下的企业,免征残疾八就业保障金。
- A:2年内,20人
- B:2年内,30人
- C:3年内,20人
- D:3年内,30人
答 案:D
2、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内凭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者单位印章,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内予以审核,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件。
- A:十日,十五日
- B:十五日,十日
- C:十五日,三十日
- D:三十日,十五日
答 案:D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是()。
- A: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 B: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支付的现金
- C:收回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收到的现金
- D:偿还借款利息支付的现金
答 案:D
解 析:《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八十四条、八十五条,选项D属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4、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收入中不属于税收入的是()。
- A:保险赔款
- B:抚恤金.救济金
- C:退休费.离休费
- D:企业发行的债券利息
答 案:D
5、从哪方面着手,有助于降低产品的间接成本()?
- A:改进生产工艺
- B:加强费用预算
- C:降低物料消耗定额
- D:增加工人激励奖金
答 案:B
6、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或者用人单位依法终止的,应当自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社会保险登记。
答 案:C
7、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新金所得的,其申报纳税地点是()。
- A:收入来源地
- B:税务局指定地点
- C:纳税人户籍所在地
- D:纳税人送择并因定在其中一地税务机关
答 案:D
8、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 )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答 案:A
解 析: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多选题
1、下列关于销售人员薪酬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很容易对销售人员的工作过程进行监督
- B:销售人员的工作结果比较容易衡量
- C:销售人员的薪酬主要是以结果为导向
- D:纯佣金制是最利于培养销售人员对企业的归属感的
- E:企业在进行销售人员薪酬制度的选择时,一般取决于企业自身所处行业及产品特点
答 案:BCE
解 析:A项,与其他职位相比,销售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的灵活性更高,因此很难对其工作过程进行监督;D项,纯佣金制可能造成上下级之间、新旧员工之间的较大薪酬差距,不利于培养销售人员对企业的归属感。
2、投资审计目标包括证实对外投资()。
- A:真实性
- B:记录完整性
- C:合法性
- D:计价正确性
- E:可行性
答 案:ABCD
3、依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文件规定,劳动报总额包括()。
- A:在岗职工资总额;不在岗职工生活费
- B: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的劳动报酬
- C: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劳动
- D:用其他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
答 案:ABCD
4、根据我国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关于公司利润分配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闻,不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都必须严格按照股东实数的出资比例分配利
- B: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洞
- C:公司法定公积金按照公司税后利润的10%提取,当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力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
- D:对用去定公积金转增资本的,转增后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
答 案:BCD
5、下列符合《个入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是()。
- A: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次
- B: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 C: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 D:偶然所得,以每次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答 案:ABCD
6、组织结构较为常见的类型有( )
答 案:AB
7、预算审批包括()等。
- A:预算内审批
- B:超预算审批
- C:预算外审批
- D:以上均正确
答 案:ABCD
解 析:预算审批包括预算内审批、超预算审批、预算外审批等。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