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二)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39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二)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列属于我国民族音乐家华彦钧的作品的是()

    A《大浪淘沙》

    B《月夜》

    C《病中吟》

    D《空山鸟语》

  • 2. 下列作品中属于贝多芬创作的是()

    A《伊菲姬尼在陶里德》

    B《弄臣》

    C《费加罗的婚礼》

    D《费德里奥》

  • 3. 下面谱例中的旋律出自()。

    A《走西口》

    B《泪蛋蛋》

    C《脚夫调》

    D《对花》

  • 4. 下列关于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的描述,正确的是()。

    A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沃尔塔瓦河》将捷克的民族音乐发展到了新的水平

    B斯美塔那的《被出卖的新嫁娘》是一部极具捷克民族特点的正歌剧

    C德沃夏克的创作题材并不仅限于捷克,而是扩展到了整个斯拉夫民族

    D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第三乐章被改编成了歌曲《念故乡》,广为传唱

  • 5. 下列不属于朝鲜传统乐器的是()。

    A大芩

    B尺八

    C玄琴

    D伽耶琴

  • 1. 将下面《卡门序曲》(片段)改写为一首6/8拍的旋律。要求:
    (1)采取合适的节拍、速度及重音。
    (2)允许对原曲旋律做增减音符、改动节奏的处理,但须保持原有旋律的基本框架。

  • 1. 分析下面的谱例。要求:
    (1)写出曲式整体结构名称。
    (2)划分歌曲的乐句,用字母标记并注明每乐句起止的小节数。
    (3)说明该曲式结构的特点,并列举另一首相同曲式歌曲的名称。

  • 1.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西风的话》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和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
    (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

  • 1.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一节音乐公开课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音乐教师非常投入地描绘着音乐之美。她充满感情地问:“这么美的音乐,同学们喜欢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这时,学生中却突兀地响起一个不同的声音:“不喜欢。”那是一个眼睛很大的男生说的,老师未予以关注,继续充满感情地说:“多好的音乐啊,同学们都很喜欢,那我们再来听一遍。”这时那个男生在嘀咕着“一点也不好听”,但声音明显轻了,老师还是未予以关注,课堂继续保持着热闹的气氛,那个男生再也没有发表意见了。
    问题: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该案例,并简述自己的观点。
  • 1.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下面八年级音乐课《雪绒花》这一课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并点评。【课题名称】雪绒花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雪绒花》,感受、体验歌曲通过赞美雪绒花抒发对祖国眷恋的思想感情。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合唱《雪绒花》,能够对歌曲的演唱发表自己的见解。
    3.能够积极参与《音乐之声》音乐剧片段的表演。
    【教学重难点】略。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教学生用“lu”唱《雪绒花》的第二声部。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2.学唱歌曲
    教师:大家熟悉这段旋律吗?
    学生:熟悉,是《雪绒花》。
    教师:它选自《音乐之声》,不仅有音乐剧,1965年还被拍成电影,同年获得了五项奥斯卡金像奖,其中的歌曲如《DoReMi》《音乐之声》《孤独的牧羊人》都非常有名。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雪绒花》。雪绒花是外面飘的雪花吗?
    学生:不是,是一种美丽的小白花。
    学生活动:
    (1)一名同学弹伴奏,其他人用“lu”唱歌曲的旋律。唱的过程中调整调的高低。
    (2)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分成两个声部演唱。
    (3)加入歌词,教师对音不准之处加以纠正,并对歌曲表现进行指点。
    (4)用英文演唱:先分声部练,再合唱。
    3.分析歌曲
    (1)教师: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情感?
    学生: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表现对祖国奥地利的眷恋之情。
    教师:为什么选雪绒花?
    教师介绍:《音乐之声》的故事是发生在奥地利的真实故事,雪绒花又叫薄雪草、火绒草,是奥地利的国花。
    (2)教师:我们应该怎么演唱这首歌曲呢?我们先来为歌曲分段。
    学生:分为两部分。前两行为第一部分,后两行为第二部分。
    教师:我们把前两行叫作A段,后两行叫作B段,你们分析一下,它们在旋律、节奏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甲:A段优美,B段激情。
    学生乙:A段是一种很温和的感情,节奏比较慢,音乐起伏不大;B段好像作者在歌颂雪绒花,充满激情。
    教师补充:A段的情绪比较舒展平和,B段开始部分有休止符,显得比较激动,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之情。我们应该怎么演唱这两段?
    学生:A段用温柔、柔和的声音演唱,B段用激情的声音演唱。
    (3)教师请学生自己设计演唱方案并演唱。
    学生甲:A段比较温和,应该用领唱,B段比较激情,应该全体合唱。教师指挥全体演唱。
    学生乙:A段女生唱,B段男女生合唱。教师指挥全体演唱,唱完后,由同学们对自己的演唱进行评价。
    4.音乐剧表演
    教师:大家可能都看了很多遍《音乐之声》,这首《雪绒花》在影片中出现过几次?
    学生:两次。
    教师:都出现在什么样的场景?
    学生:第一次是在家里唱,第二次是在音乐会上唱。
    教师:我们班有很多《音乐之声》迷,还组织了一个音乐剧表演小组,他们在课下准备了三个节目,一会儿我们请他们表演,并且把我们今天学的《雪绒花》也加进来。看一看在家里和在音乐会上两次演唱时在情感上有哪些不同。
    教师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表演在家里演唱《雪绒花》,另一组表演在音乐会上演唱。学生讨论用什么样的演唱形式最合适。
    学生经过讨论确定表演形式。
    学生活动:音乐剧创作及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