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一)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358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想要快速通过教资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考试吗?那么这套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一)你值得一试。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洋流b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增温增湿

    B形成大型渔场

    C减缓轮船航速

    D加快污染净化

  • 2. 下列四幅海洋表层水等温线(℃)与洋流示意图中,与洋流b相符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 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 4. 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河水流量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④两岸岩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5.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 1. 简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中评价学生地理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情况的内容。
  • 2. 简述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一教学建议的理解。
  • 1. 材料一莲藕原产于印度,喜温,不耐阴,不宜缺水,忌大风,以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和粘壤土为最适。莲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它的根叶、花须和果实,无不为宝,都可滋补入药。
    材料二湖北莲藕种植面积及产量居全国第一,其中种植面积达200万亩,产量约占全国莲藕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但湖北大多只低价外销泥巴藕。湖北菜排骨藕汤久负盛名。
    材料三夏采莲子冬挖藕。每年的冬季,在湖北嘉鱼县,有来自湖南、安徽、广西、江西、湖北等地的近千农民,他们以湖为家,结队组合,哪里有藕挖,就到哪里挖。
    材料四藕有两种,一种叫田藕,是专门在田地里种的藕,水很浅,一般有九个孔,水分含量高,淀粉含量少,脆而不糯,凉拌或清炒最为合适,上市早;一种叫塘藕,是深水塘里种的藕,一般有七个孔,淀粉含量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适宜做汤,上市迟。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湖北省盛产莲藕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析挖藕的时间主要在冬季的原因。
    (3)结合材料分析塘藕淀粉含量比田藕高的原因。
    (4)请你对湖北莲藕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 2. 阅读地震教学案例,回答问题。
    将电影《唐山大地震》根据教学需要分段剪切制作成多个微视频,辅助地震一节教学。
    (1)危害篇——名震一时
    活动一 众说纷纭,观看电影唐山大地震片段,用语言表达地震的危害。
    活动二 慧眼识真,根据电影唐山大地震片段、中国地震分布图、中国地形地势图,明确地震的分布规律。
    活动三 一探到底,组织学生探究唐山大地震的成因地震所属类别的主要特征。
    (2)预报篇——严阵以待
    活动四 观看电影片段,了解地震前兆。
    (3)求生篇——临震逃生
    活动五 观看电影片段,说出影片中地震逃生的不正确做法。
    活动六 分组进行逃生演习,初步掌握地震发生时的逃生方法。

    问题:
    (1)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特色。
    (2)什么是课程资源,该案例中开发了何种课程资源?其对教学有何意义?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关于日本自然环境特征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播放有关富士山、樱花、东京景色、和服、寿司的图片,引出课堂主题——衣、食、住、行,聊日本。
    2.学生学习成果展示:事先安排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研究日本的衣、食、住、行,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汇报。
    (1)衣小组汇报:小组代表描述日本衣着特点,并分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小组问题:日本在哪里?
    (2)食小组汇报:小组代表描述日本饮食特点,并分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小组问题:日本人为什么爱吃海产?
    (3)住小组汇报:小组代表描述日本传统住房的特点,并分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小组问题: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4)行小组汇报:小组代表描述日本人爱去的地方、日本主要的交通特点,并分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
    小组问题:日本地形以什么为主?
    3.师生小结:归纳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指出了解国家自然环境的方法。
    问题:
    (1)分析点评上述教学过程设计,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结合材料,给出合适的教学建议。
  • 1. 阅读关于板块的运动的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板块的运动的部分内容。
    板块的运动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世界上许多高大和绵长的山脉,主要分布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带,例如,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等。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也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地带,例如,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
    ——摘自某版本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
    要求: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
    (2)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