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解析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20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4年10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解析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两句诗出自

    A辛笛的《航》

    B鲁藜的《泥土》

    C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D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

  • 2. 《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是宋之的创作的一篇

    A小说

    B报告文学

    C戏剧

    D散文

  • 3. 通过歌者、舞者、风暴前夕三个不同的意象、情境,象征人们在“黎明”即将到来之前的痛苦与挣扎、守候与期待的诗作是

    A《力的前奏》

    B《红烛》

    C《向太阳》

    D《山》

  • 4. “你在荒村里忍受饥肠,你常常想到死填沟壑,你却不断地唱着哀歌,为了人间壮美的沦亡”,冯至在这些诗句中描写的古代诗人是

    A白居易

    B杜甫

    C李白

    D李商隐

  • 5. 巴金小说《寒夜》的故事发生在

    A辛亥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后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五四”时期

  • 1. 鲁迅的小说集有

    A《呐喊》

    B《彷徨》

    C《故事新编》

    D《野草》

    E《朝花夕拾》

  • 2. 小说《小二黑结婚》的语言特征有

    A口语化

    B个性化

    C通俗易懂

    D细致绵密

    E含蓄蕴藉

  • 3. 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作品有

    A《潘先生在难中》

    B《子夜》

    C《山峡中》

    D《骆驼祥子》

    E《围城》

  • 4. 下列属于“九叶派”诗人的有

    A穆旦

    B戴望舒

    C辛笛

    D杜运燮

    E卞之琳

  • 5. 梁遇春在《谈“流浪汉”》一文中对流浪汉的诠释是

    A任情顺性、万事随缘、毫无心机而又感情热烈

    B有创造欲、不受羁绊

    C富于幻想、充满乐观

    D外形邋遢、精神麻木

    E坑蒙拐骗、无拘无束

  • 1. 老舍小说《断魂枪》中王三胜、孙老者的性格特点有哪些,刻画他们对塑造主要人物沙子龙有何作用?
  • 2. 简析田间诗歌《给战斗者》的艺术特色  
  • 3. 简析鲁迅散文《死火》运用意象的艺术特色。
  • 4. 简析许地山小说《春桃》中春桃这一人物形象  
  • 1. 试论歌剧《白毛女》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 1. 阅读胡适的寓言性杂文《差不多先生传》,结合作品,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论文章。 要求: (1)简要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 (2)简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3)观点鲜明、分析细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 (附胡适《差不多先生传》原文) 差不多先生传 胡适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原载1919年《新生活》杂志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