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文化艺术类》每日一练试题05月26日

2024-05-26 15:37:55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4年高职单招《文化艺术类》每日一练试题05月26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王安石、白居易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答 案:错

解 析: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2、秦国时期,各国相继变法,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权力的垄断,开始实行以军功赐爵的政策。出现“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的局面。

答 案:错

解 析:战国时期,各国相继变法,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权力的垄断,开始实行以军功赐爵的政策。出现“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的局面。

单选题

1、世界最深处位于?(  )

  • A:大西洋
  • B:印度洋
  • C:北冰洋
  • D:太平洋

答 案:D

解 析:世界上最深的地方是马里亚纳海沟,这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最深处有10909米,大部分的水深在8000米处,位于菲律宾东北的斐查兹海渊,即太平洋底部,这是地球最深点,充满了神秘色彩,但同时又令人恐惧。

2、黑眼圈、微笑唇、憨中带萌,被称为“史上最萌奥运吉祥物”的“冰墩墩”引发了人们对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形象的情感共鸣。“冰墩墩”头部彩色光环灵感源自于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从思维形态角度看,“冰墩墩”的设计(    )

  • A:属于抽象和概括事物形象特征的形象思维
  • B:经历了从思维具体到感性具体的思维过程
  • C:突出了思维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 D:体现了思维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答 案:D

解 析:D:依据题意,黑眼圈、微笑唇、憨中带萌,被称为“史上最萌奥运吉祥物”的“冰墩墩”引发了人们对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形象的情感共鸣,从思维形态角度看,“冰墩墩”的设计体现了思维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故D入选。 A:属于抽象和概括事物的共同属性的抽象思维,而不是形象思维,故A不选。 B:从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故B不选。 C:抽象思维突出了思维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而材料并未涉及,故C不选。 故本题选D。

多选题

1、根据国家发改委等 7 部门印发的《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到 2025 年,( )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基本完成。

  • A:大运河
  • B:长城
  • C:长征
  • D:黄河

答 案:ABCD

2、很多鸟类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迁移到不同的地方去过冬或繁殖。鸟类学家通常将它们分为以下( )类型。

  • A:留鸟:终年生活在某地,不随季节更替而迁徙的鸟。
  • B:冬侯鸟:秋天飞来某地越冬,翌年春天飞往北方繁殖的鸟。
  • C:夏侯鸟:春天飞来某地繁殖,秋天飞往南方越冬的鸟。
  • D:旅鸟:在迁徙途中,经过某地作短暂停留,再继续南迁或北返的鸟。

答 案:ABCD

解 析:  很多鸟类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迁移到不同的地方去过冬或繁殖。鸟类学家通常将它们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留鸟:终年生活在某地,不随季节更替而迁徙的鸟。    冬侯鸟:秋天飞来某地越冬,翌年春天飞往北方繁殖的鸟。    夏侯鸟:春天飞来某地繁殖,秋天飞往南方越冬的鸟。    旅鸟:在迁徙途中,经过某地作短暂停留,再继续南迁或北返的鸟。

主观题

1、一、科目:“色彩” 二、考试形式:根据试题内容的文字描述自由完成一幅色彩默写。 三、试题内容:蓝色桌布1块、可口可乐1瓶、盘子1个、水果刀1个、山楂4个、梨子2个。 四、要求:构图合理、组合自由、具有艺术性、表现方式不限。工具:水粉或水彩  

答 案:该题是开放性试题,请考生自行作答。

2、一、科目:“色彩” 二、要求:1.答卷纸横用,答题时答卷纸标题在左侧
2.答题前,在答卷纸指定区域填写个人信息;答题结束后,在贴条形码区用条形码覆盖个人信息
3.工具: 彩笔(彩铅、水彩笔、油画棒、马克笔等任选其一)、素描铅笔、橡皮等。因不带画具造成无法参加考试的,该科目成绩计零分
4.在答卷纸线框内作画
5.答卷纸只允许出现试题中所指定的物品和数量,不得在答卷纸上添加任何与考试无关的内容
6.构图合理、组合自由、具有艺术性、色彩感染力强,表现方式不限
7.考试结束后,试题须交回
三、试题:色彩静物默写
内容说明:用以下物品组合完成一幅色彩静物画。 1.棕色陶瓷罐一个
2.桃子两个
3.桔子一个
4.盛着半杯果汁的玻璃杯一个
5.衬布色彩自定  

答 案:该题是开放性试题,请考生自行作答。

简答题

1、近年来,多地加大力度完善公共文明服务,却在部分地区遭遇了"有戏没人看""场馆没人去"的尴尬现象,对此你怎么看?  

答 案:  虽然近几年国家对公共文明领域的投资越来越大,然而,仍是有不少文明场馆因吸引不到观众而唱起"空城计".一些乡村的村活动室里摆放着簇新的《论语》《庄子》,但是却不曾有人引导乡民阅览那些儒家经典,并且农人希望阅览的农务相关书本也是少之又少.尽管面临如此状况,这些无人阅览的书本仍是成为当地的政绩上报,这无异于资源浪费.   要树立"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方法,推动公共文明服务供应与人民群众文明需求有效对接.需求与供应之间的脱节是其中症结,要倾听老百姓的需求,将选择权交给民众,才能真盘活公共文明服务.   公共文明事业不仅需要政府的投入,更需要投入"到位",将公共文明设施的服务主体定坐落广大群众,才能让老百姓获得满意的公共文明服务.  

2、某市陆续免费开放了一些公园、博物馆,大量市民参观游览,因此引起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请谈谈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答 案:  首先,展开调研。我会从实际出发,根据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其次,根据调查的结果,邀请专家和市民召开听证会,就提高公园和博物馆管理水平问题展开听证,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比如,在游人比较多的公园和博物馆,规范开放时间,组织工作人员对游人进行卫生、安全、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宣传,提高游人公共卫生、安全和环保意识。在博物馆,我会组织工作人员印发一些有关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保护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小册子,提高市民热爱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达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其次,对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更好的为市民做好服务的思想。   最后,对于不遵守管理规则的市民,在没有对公园、博物馆的公共设施等造成损害的前提下,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对肆意破坏公园和博物馆的公共设施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惩罚。   总之,只有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大保护环境、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尊重历史等方面的宣传力度,才能形成和谐共建的社会风气。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单招真题交流3群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