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10月20日

2023-10-20 09:00:05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3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10月20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辅警协警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规定,公安机关收到公民对人民警察的检举、控告后,应当及时査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将査处结果告知检举人、控告人。

答 案:错

2、军人退出现役后,在离队途中作案的治安案件,由军队保卫部门査处。

答 案:错

3、张某故意伤害李某致其轻伤,李某向人民法院自诉。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后,因证据不足驳回起诉,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受理。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4条第(2)项规定,自诉案件,但对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因证据不足驳回起诉,人民法院移送公安机关或者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被害人直接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

4、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

答 案:对

5、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

答 案:对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32条规定:“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子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故本题说法正确。

6、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

答 案:对

7、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人或共监护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答 案:对

8、知道案情的人,有拒绝作证的权利。

答 案:错

单选题

1、能够灼伤皮肤引起表层红肿、腐烂,误食则会迅速破坏肠胃等组织器官,严重的可在短时间内导致死亡的物质是()。

  • A:爆炸性物质
  • B:有机剧毒物品
  • C:放射性物质
  • D:腐蚀性物质

答 案:D

2、甲与乙签了一份借款1万元的合同,双方约定月利率1%,借期5个月,甲在将借款交给乙时,扣除5个月的利息500元,只给了9500元,乙到期应偿还甲()。

  • A:1万元
  • B:9500元
  • C:9975元
  • D:10500元

答 案:C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月利率1%,借期5个月,9500×1%×5+9500=9975。所以该题选C。

3、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犯罪主体为()。

  • A:绝大多数是特殊主体,少数是一般主体
  • B:—般主体
  • C:特殊主体
  • D:视具体情况而定

答 案:C

解 析:特殊主体,是指除具有一般犯罪主体所要求的成立条件外,还必须具有某些犯罪所要求的特定身份作为其构成要件的自然人主体。军人违反职责罪是《刑法》第十章规定的,犯罪主体均为军人的犯罪,军人属于特殊主体。

4、王某雇用一女冒充其妻子到某县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某县民政部门未经审查即发离婚证书。王某妻子知道后,精神上遭受极大刺激而导致人院治疗,花去医疗费5000余元。事后,其妻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国家赔偿。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不能获得国家赔偿,因为县民政部门的行为不是违法行为
  • B:可以获得国家赔偿,包括医疗费和精神损害赔偿金
  • C:可以获得国家赔偿,因为县民政部门的行为违法且造成了物质损害
  • D:不能获得国家赔偿,因为对精神损害不给予金钱赔偿

答 案:C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35条规定:“有本法第三条或者第十七条规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本案中,某县民政部门未经审查即发给离婚证书,使王某妻子精神上遭受极大刺激的行为符合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范畴,可以获得国家赔偿,排除A项和D项。医疗费用属于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权中的赔偿金计算范围,在精神损害赔偿中,除了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还有精神损害抚慰金。没有精神损害赔偿金,B项错误,本题正确为C项。

5、某日深夜,甲携带凶器抢劫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后扭头便走。甲的行为性质是()

  • A: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 B: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 C: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 D: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答 案:A

解 析:《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根据题干描述,甲已经进入犯罪实行阶段,发现是熟人后放弃,属于自动放弃犯罪而不是由于他意志以外的原因放弃,属于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故选A项。

6、关于法律和国家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国家需要法律
  • B:法律先于国家而产生
  • C:法律不一定从属于国家
  • D:法律的产生与国家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

答 案:A

解 析:国家与法律的关系是:国家是法存在的基础,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法保障国家职能的实现,国家也离不开法,没有法不称其为国家。

7、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以上的多数通过。

  • A:四分之三
  • B:三分之二
  • C:五分之四
  • D:二分之一

答 案:B

8、黄某为投身恐怖主义活动而参加了某国际恐怖主义组织,但未参与严重暴力犯罪活动。黄某的行为属于()。

  • A:预备犯
  • B:实行犯
  • C:帮助犯
  • D:未遂犯

答 案:B

多选题

1、对违法嫌疑人醉酒状态的约束不得使用:()。

  • A:手铐
  • B:脚镣
  • C:警棍
  • D:约束带

答 案:ABC

2、 行政机关拒绝履行行政诉讼判决裁定时,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向下列( )提出司法建议。

  • A:作为原告的公民的所在单位
  • B: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
  • C:与被告同级的监察机关
  • D:被告的上一级行政机关
  • E:人民检察院

答 案:CD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96条规定:“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四)向监察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

3、村民李某在村民委员会殴打王某,并打碰办公桌,扰乱村委秩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构成殴打他人的述反治安管理行为
  • B:李某构成故意损毁财物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C:李某构成破坏単位秩序的述反治安管理行为
  • D:对李某应当数过并罚

答 案:ABCD

4、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有()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 A:犯罪后在逃的
  • B:在场目击群众指认他犯罪的
  • C:经查证后,发现嫌疑人自报的是假姓名和住址的
  • D:有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答 案:ABD

5、道路交通管理要实现的基本目标是()。

  • A:维护良好交通秩序
  • B:保障交通安全
  • C:保障道路畅通
  • D:保障人民财产安金

答 案:ABC

6、刑事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向()人员追偿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 A:刑讯逼供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 B: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 C: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证据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
  • D:在处理案件中有贪汚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答 案:ABD

7、《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主要特点有()

  • A: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贯穿《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始终
  • B: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 C:增加了被处罚人的权利救济渠道
  • D:加强了对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执法规范的要求

答 案:ABCD

8、下列关于治安案件管辖表述的是()。

  • A: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
  • 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
  • C:治安案件的管辖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
  • D:治安案件的管辖由国务院规定

答 案:ABC

主观题

1、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答 案: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2、简述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答 案:(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2)可能判出徒刑以上刑罚;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有逮捕必要。

3、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答 案:其职责范围内的

4、如果你和同事们一起努力取得了很大的工作成就,但是领导只表扬了你一人并只给你一人发了奖励,你怎么办?

答 案:(1)首先,我会服从并尊重领导的决定。
(2)其次,寻找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机会,向领导如实地汇报事情的真实情况,并主动检讨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认真听取领导的批评和指导。
(3)再次,寻找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机会,与同事们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解释事情的本来面目,并真诚地向同事们道歉,以取得同事们的谅解。
(4)最后,总结经验教训,为避免类似的错误发生做借鉴。

5、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有()按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答 案: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

6、全国人民代表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届。

答 案:两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