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导游资格证《政策与法律法规》每日一练试题07月02日

2023-07-02 10:27:24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3年导游资格证《政策与法律法规》每日一练试题07月02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导游管理办法》规定了导游的星级评定制度,星级评价与等级评价的不同之处在于,星级评价侧重于导游技能水平的评价和考量,而等级评价侧重于导游服务水平。

答 案:错

解 析:导游星级评价制度是一种与导游服务质量直接相关,通过市场化方式对导游服务水平进行标识的评价模式,以便于旅行社、旅游消费者对导游进行辨识和选择。星级评价与等级评价的不同之处在于,星级评价侧重于导游服务水平,而等级评价侧重于导游技能水平的评价和考量。

2、在旅游市场监管中,应探索建立综合监管机构法律顾问制度。

答 案:对

解 析:在旅游市场监管中,应及时修订《旅行社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完善《旅游法》配套制度,针对在线旅游、邮轮旅游、露营地旅游等新情况,出台具有针对性的管理规范。探索建立综合监管机构法律顾问、第三方评价等制度。

3、旅行社安排的旅游活动及服务档次与合同不符,造成旅游者经济损失的,旅行社应退还旅游者合同金额与实际花费的差额,并支付同额的违约金。

答 案:对

解 析:《旅行社服务质量赔偿标准》第八条 旅行社安排的旅游活动及服务档次与合同不符,造成旅游者经济损失的,旅行社应退还旅游者合同金额与实际花费的差额,并支付同额违约金。

4、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损害后果可以分为财产损失、人身损害和精神损害。

答 案:对

解 析:损害也称损害后果,指受害人一方因他人的侵害行为或者准侵害行为而遭受的人身、精神或财产方面的不利后果。《侵权责任法》第16~22条规定,损害可以分为财产损失、人身损害和精神损害。

5、《“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自助游、自驾游成为主要出游方式。

答 案:对

单选题

1、《旅游法》颁布的时间是()

  • A:2012年4月
  • B:2012年5月
  • C:2013年4月
  • D:2013年5月

答 案:C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3年04月25日发布。

2、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

  • A:无须再履行债务
  • B:无须再履行全部债务
  • C:还应当履行债务
  • D:还应当履行部分债务

答 案:C

解 析:《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三款规定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3、对于公益性的城市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等,《旅游法》规定,除( )和珍贵文物收藏单位外,应当逐步免费开放。

  • A: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B: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C: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 D: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答 案:D

解 析:第四十三条 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的门票以及景区内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另行收费项目,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严格控制价格上涨。拟收费或者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征求旅游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
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不得通过增加另行收费项目等方式变相涨价;另行收费项目已收回投资成本的,应当相应降低价格或者取消收费。
公益性的城市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等,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珍贵文物收藏单位外,应当逐步免费开放。

4、风景名胜区应当自设立之日起( )内编制完成总体规划。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答 案:B

解 析:《风景名胜区条例》第十四条 风景名胜区应当自设立之日起2年内编制完成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20年。

5、根据《合同法》规定,以下不属于违约责任承担方式的是()

  • A:继续履行
  • B:采取补救措施
  • C:违约金
  • D:赔偿精神损失

答 案:D

解 析: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主要有:继续履行、补救措施、损害赔偿三种方式。损害赔偿的具体方式包括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和适用定金罚则等多种情况。

多选题

1、导游用来调节游客情绪的方法主要有()。

  • A:补偿法
  • B:分析法
  • C:评判法
  • D:转移法
  • E:暗示法

答 案:ABDE

解 析:调节游客情绪的主要方法:
1、补偿法,是指针对游客某方面需要未得到满足所引起的情绪变化而采用相应的补偿措施,以满足其合理需求的方法。它分为物质补偿和精神补偿两个方面
2、分析法,是指引起游客情绪变化的原因无法改变又不能予以补偿时,向游客讲清原委,分析得失,以缓和游客的情绪,求得游客的理解和合作的方法。
3、转移法,是指通过新的刺激将游客的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中的方法。
4、暗示法,是导游人员用含蓄的言语或示意的举动来释解旅游者的疑虑和不安

2、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是用于保障旅游者权益的专用款项,主要是用于赔偿因为旅行社的原因导致旅游者权益的损害。《旅游法》和《旅行社条例》规定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划拨使用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的赔偿情形有()

  • A:旅行社违反旅游合同约定,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查证属实的
  • B:旅游者在旅游期间发生人身财物意外事故的
  • C:旅行社企业间经济纠纷清偿
  • D:旅行社因解散、破产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旅游者预交旅游费用损失的
  • E:用于垫付旅游者人身安全遇有危险时紧急救助的费用

答 案:ADE

解 析:《旅行社条例》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使用旅行社的质量保证金: (一)旅行社违反旅游合同约定,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查证属实的; (二)旅行社因解散、破产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旅游者预交旅游费用损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三十一条 旅行社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用于旅游者权益损害赔偿和垫付旅游者人身安全遇有危险时紧急救助的费用。

3、根据《民用航空法》规定,在公共航空运输中,危险物品是指对运输安全构成危险的( )物品。

  • A:易燃
  • B:易爆
  • C:有辐射
  • D:易污染
  • E:放射性

答 案:ABDE

解 析:根据《民用航空法》规定,在公共航空运输中,所谓危险品是指对运输安全构成危险的易燃,易爆,剧毒,易腐蚀,易污染和放射性物品。

4、选举制度的普遍性原则是指()

  • A:人人平等
  • B:年龄平等
  • C:地区平等
  • D:国籍平等
  • E:民族平等

答 案:ACE

解 析:《宪法》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5、在风景名胜区内禁止进行( )活动。

  • A:开山、开矿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
  • B:乱扔垃圾
  • C: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
  • D:在景物或设施上刻画、涂污
  • E:举办大型游乐活动

答 案:ABCD

解 析:《风景名胜区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在风景名胜区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①开山、采石、开矿、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②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③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划、涂污;④乱扔垃圾。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