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每日一练试题01月24日

2023-01-24 10:49:50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3年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每日一练试题01月24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名为

  • A:《英雄》
  • B:《命运》
  • C:《合唱》
  • D:《田园》

答 案:C

2、演员是()和体验的结合,这二者是演员的基本能力。

  • A:发现
  • B:感受
  • C:表演
  • D:创作

答 案:C

3、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的作者是

  • A:普列汉诺夫
  • B:席勒
  • C:马克思
  • D:恩格斯

答 案:A

解 析:《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是俄国文艺评论家普列汉诺夫的著作。

主观题

1、戏曲艺术:《桃花扇》

答 案:《桃花扇》是清代戏曲家孔尚任的代表作。全剧分上下两本,共四十四出。它“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在明王朝兴亡的历史背景下,以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以复社文人与阉党余孽之间的斗争为主要冲突,展示了明末社会的广阔历史画面,曲折地表现了作家的民族意识,表达了在“太平盛世”下人们的沉闷和痛苦。作者善于对历史事件进行集中提炼,构成戏剧冲突,然后在冲突中刻画出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此外,作品的情节既细针密线又转换灵活,结局也没有落人大团圆的俗套。在语言的运用上,《桃花扇》的曲词和旁白都刻意求工,安排适度。

2、戏曲艺术:《西厢记》

答 案:《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它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该剧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主题思想的深刻性。全剧贯穿了叛逆者和卫道者的冲突,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有情的”是概括全剧的“眼目”。二是对前代、同代婚恋作品的超越。该剧以有情人终得团圆为结局,在剧情发展中,矛盾冲突的解决又大都比较畅快,因此它有贯穿始终的喜剧性。三是结构格调轻松明朗。情节曲折,多次出现矛盾冲突激化的场面,环环相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断地使观众处于兴奋状态。有喜无悲,轻松明朗,让观众在一连串的笑声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四是主要人物身上的喜剧色彩。无论是“正方”的莺莺、张生、红娘,还是“反方”的老夫人,其性格特征都有喜剧性的一面。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些滑稽可笑的行为和说白,特别是张生和红娘有许多诙谐幽默、引人发笑的台词,加深了整部剧的喜剧色彩,使人自始至终都能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喜剧性。五是曲词有着诗的语言和意境,让人获得诗的审美享受。六是富有个性化的对白。剧中对白非常富于表现力,不但具有叙事功能,还展示了人物性格。七是鲜明的人物形象。作者对主要人物进行改造和提升,塑造出了执着忠厚的“志诚种”。剧作叙事结构完整而严密,环环相扣,不枝不蔓,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3、戏曲艺术:《牡丹亭》

答 案:(1)《牡丹亭》是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 (2)其故事梗概是: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受《诗经·关雎》启发,私出游园,随即在梦中和书生柳梦梅幽会。杜丽娘从此一病不起,怀春而死。柳梦梅进京赴试,借宿梅花观,在园中与杜丽娘的鬼魂相会。杜丽娘起死回生,后二人结为夫妻,柳梦梅又考中状元,但他们的婚姻不被已升为宰相的杜宝承认,最后由皇上出面调停,终于团圆。 (3)全剧充满着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这主要表现在主人公对理想的追求上,同时也表现在 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上。作者以“梦”作为剧情发展的关键,构思奇幻,异乎寻常出生人死的爱情,使全剧从主题、情节到人物塑造,都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解 析:(1)《牡丹亭》是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 (2)其故事梗概是: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受《诗经·关雎》启发,私出游园,随即在梦中和书生柳梦梅幽会。杜丽娘从此一病不起,怀春而死。柳梦梅进京赴试,借宿梅花观,在园中与杜丽娘的鬼魂相会。杜丽娘起死回生,后二人结为夫妻,柳梦梅又考中状元,但他们的婚姻不被已升为宰相的杜宝承认,最后由皇上出面调停,终于团圆。 (3)全剧充满着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这主要表现在主人公对理想的追求上,同时也表现在 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上。作者以“梦”作为剧情发展的关键,构思奇幻,异乎寻常出生人死的爱情,使全剧从主题、情节到人物塑造,都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论述题

1、结合作品论述艺术作品的层次。

答 案:艺术作品分为艺术语言、艺术形象和艺术意蕴三个层次。(1)艺术语言是创作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作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艺术语言是各门类艺术创造的媒介和形式的总称。艺术语言又可具体划分为文学语言、音乐语言、绘画语言和视听语言等。艺术语言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并在艺术发展中不断变化和革新。
(2)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作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既包括鲜明生动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意象和意境。
(3)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艺术意蕴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和深刻性。艺术意蕴是衡量艺术作品境界高低的重要尺度。
下面结合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来阐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首先,达•芬奇采用了狭长的画面构图,因为是壁面,画面面积很大,富于视觉冲击力。为了便于充分展现人物面部,画家把13个人物安排在长桌的一侧,形成以耶稣为中心的对称构图,又因为空间关系的还原,耶稣恰好处于透视的中心,视觉效果非常稳定。作品色彩浓重,光线偏暗、给人严肃庄重的心理感受。
其次,画家在大量观察和积累的基础上,把自己对传说人物的理解和想象以及感情等具体化,用细腻的工笔塑造了13个宗教传说中的人物形象,每个人都带有传说中所描述的那种身份背景和精神气质,同时又是新创造出来的鲜活形象,不同于前人笔下。这些形象的姿态、表情、动作等令人叹服地还原了传说中那个特定的戏剧性时刻,共同营造出惊心动魄的情景氛围。
最后,由于艺术语言使用得出神入化和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整幅画作充分传达了宗教的精神。稳定的构图,静穆的中心人物,呈现了耶稣的坚定、无畏和悲天悯人,象征着基督的牺牲精神和崇高情怀。即使不了解基督教的传说和教义,成赏者仍然能够被作品中的形象所吸引和打动,进一步可以感受到悲剧意识和崇高情怀,这也正是画作丰富意蕴的表现。

2、联系实际说明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答 案:(1)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与艺术作品的形式、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风格是艺术家创作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一部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准。风格既包括艺术家个人的风格,也包括流派风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等。艺术风格具有继承与独创、稳定与渐变、多样与同一的特性。
(2)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艺术流派的形成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自觉形成的,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艺术主张;第二种是不自觉形成的,仅仅因为创作风格、类型的相近而呈现流派特征;第三种是由他人将其归纳为特定流派。
(3)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艺术领坡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4)艺术风格、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艺术流派是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创作主体的群体表现。艺术思潮常包容一个时期内多个艺术门类中多个流源的艺术主张。
以现代主义为例,作为一种艺术思源,它兴起于20世纪初,衰落于20世纪50年代,延伸至今。其间生成了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后期象征主义、意象主义、完诞派等多种艺术流派,形成了多种艺术风格。其中有的艺术流派还可以分出更细的艺术流派。

3、读下面这段话,分析它揭示的是艺术活动中的什么现象。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板桥题画

答 案:这段话形象地描述了艺术创作的过程。(1)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它是创作主体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艺术体验通常包含三个部分:①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②审美发现和审美领悟的发生。③创造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
(2)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创作者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通过各种心理活动和特定艺术思维方式,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在头脑中形成艺术意象的过程。
艺术意象,是艺术创作者在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形象或情境。
(3)艺术表现是指艺术创作者选择并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将自己的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最终呈现为物态的存在,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
郑板桥画竹的经历先是“眼中之竹”,只见烟光、日影、露气都浮动于竹子的疏枝密叶之间,这种独特的审美体验使画家产生了创作冲动,“胸中勃勃,遂有画意”。于是在构思中出现了“胸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最终物化为“手中之竹”。“胸中之竹”是经过加工得到的审美意象,不同于真实的“眼中之竹”。在创作“手中之竹”时,艺术内涵得到深化,因此又不同于构思阶段的“胸中之竹”。

简答题

1、简述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艺术体验。

答 案:(1)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它是创作主体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 (2)艺术体验通常包含三部分: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审美发现和审美领悟的发生;创作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2024成考内部交流群
群号:665429327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