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3年中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每日一练试题03月24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中级审计师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周转率较以前年度有明显提高,审计人员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A:销售收入减少
- B:销售成本减少
- C:平均存货减少
- D:存货跌价准备减少
答 案:C
解 析: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要提高存货周转率就需使得销售成本加大,平均存货余额减少
2、下列各项审计程序中,与存货记录的完整性认定相关的是( )。
- A:从存货账簿记录追查至存货实物
- B:在存货监盘时观察存货的状况
- C:从存货盘点记录追查至存货账簿记录
- D:根据存货盘点记录确定抽查盘点存货的范围
答 案:C
解 析:针对完整性认定,查漏记项目,应当以原始凭证为起点,追查到明细账。
3、为测试银行存款截止期的正确性,应审查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期间是:
- A:决算日后任意一天
- B:决算日当天
- C:整个审计期间
- D:决算日前后数天
答 案:D
解 析:审查银行存款决算日前后数天,可以测试银行存款截止期的正确性。
4、审计机关受本级人民政府委托,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的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的报告是( )。
- A:审计结果报告
- B:审计结果公告
- C:审计工作报告
- D:审计机关绩效报告
答 案:C
解 析:审计工作报告是指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受本级人民政府委托,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关于审计上一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情况的报告。
5、下列各项审计风险中,属于审计人员可控的风险是( )。
- A:控制风险
- B:固有风险
- C:检查风险
- D:重大错报风险
答 案:C
解 析:选项A、B、D属于不可控风险。
多选题
1、审计人员在审查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应关注的内容有:
- A:减值准备增减变动记录的完整性
- B:减值准备计提方法的适当性
- C:减值准备账户期末余额的正确性
- D:减值准备转回的充分性
- E:减值准备披露的正确性
答 案:ABCE
解 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审查要点: (1)确定减值准备计提方法及比例的适当性和计提额是否充分。 (2)确定减值准备增减变动完整记录情况。 (3)确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期末余额的正确性。 (4)结合累计折旧账户,确认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是否按照账面价值和尚可使用寿命调整折旧计提金额。 (5)审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正确披露。
2、下列有关银行存款函证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应向账户已结清,但被审计单位在本期办理过存贷款业务的银行函证
- B:函证过程应由审计人员控制
- C:对已获得银行对账单的开户银行可以不函证
- D:对银行存款余额为零的开户银行可以不函证
- E:函证银行存款余额时,一般采用否定式函证
答 案:AB
3、审查财务报表的目标有:
- A: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 B:评价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 C:证实报表内容的真实性
- D:确认报表编制方法的合规性
- E:确认报表编制方法的一贯性
答 案:CDE
解 析:财务报告审计目标:证实报表内容的真实性;证实报表内容的完整性;确认报表编制方法的合规性;确认报表编制方法的一贯性;揭示现金收支变化趋势;证实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的正确性。
4、审查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变动合理性时,审计人员可采用的分析程序有()。
- A:将本期各主要应付账款账户余额与上期余额进行比较
- B:检查应收账款明细表上有无贷方余额
- C:计算本期获得的现金折扣占采购金额比率,并与前期相比较
- D:计算并对比分析应付账款占当年流动负债的比率
- E:计算并对比分析应付账款占采购金额的比率
答 案:ADE
解 析:分析程序有:将本期各主要应付账款账户与上期余额进行比较;将本期外购商品、材料物资或劳务的有关成本费用账户与上年比较,分析应付账款增减变动是否合理;应付账款占采购金额的比率、应付账款占当年流动负债的比率进行对比分析;检查长期挂账的应付款项。
5、下列有关审计目标定义和作用表述正确的有( )。
- A:是审计的方向,在审计项目的计划和实施阶段起到指导作用
- B:由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决定
- C:是审计行为的出发点
- D:是审计目的的具体化
- E:可以划分为总体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目标
答 案:CDE
解 析:A项,审计目标对审计全过程产生影响。B项,审计目的取决于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出发点,是审计活动要达到的境地,是目的的具体化,CD两项正确。审计目标通常可以划分为总体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目标,E项正确。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