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中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每日一练试题07月13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中级审计师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为测试银行存款截止期的正确性,应审查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期间是:
- A:决算日后任意一天
- B:决算日当天
- C:整个审计期间
- D:决算日前后数天
答 案:D
解 析:审查银行存款决算日前后数天,可以测试银行存款截止期的正确性。
2、下列各项审计程序中,与存货记录的完整性认定相关的是( )。
- A:从存货账簿记录追查至存货实物
- B:在存货监盘时观察存货的状况
- C:从存货盘点记录追查至存货账簿记录
- D:根据存货盘点记录确定抽查盘点存货的范围
答 案:C
解 析:针对完整性认定,查漏记项目,应当以原始凭证为起点,追查到明细账。
3、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周转率较以前年度有明显提高,审计人员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A:销售收入减少
- B:销售成本减少
- C:平均存货减少
- D:存货跌价准备减少
答 案:C
解 析: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要提高存货周转率就需使得销售成本加大,平均存货余额减少
4、下列各项中,能够反映审计组为完成单个审计项目而作出的工作安排的是:
- A:审计工作方案
- B:审计实施方案
- C:审计项目计划
- D:审计工作报告
答 案:B
5、下列审计取证方法中,能对固定资产存在性提供可靠审计证据的是( )。
答 案:B
解 析:检查有形资产是审计人员对资产实物进行审查。检查有形资产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存货和现金,也适用于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和固定资产等。
多选题
1、下列各项中,能够验证被审计单位某笔定期存款是否真实存在的审计程序是()
- A:检查银行对账单
- B:向存入款项的银行函证
- C:获取银行定期存款存单
- D: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
- E:分析定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
答 案:ABC
解 析:选项D,核对银行日记账与总账,验证计价和分摊;选项E,主要是为了证实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高息资金拆借
2、对于审计法所规定的审计法律责任,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它既包括国家审计的法律责任,也包括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法律责任
- B:它是因实施审计监督产生的相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包括被审计单位及其有关的直接责任人和审计人员
- C:它是以行政责任为主的法律责任
- D:也包含部分刑事责任,但不包含民事责任
- E:审计法不仅赋予国家审计机关对违法行为的处理权、处罚权,而且对国家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答 案:BCDE
解 析:A项,我国的审计组织体系由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组成。这三种审计组织无论在机构设置、职权范围、人员安排,还是相关职责方面都有较大不同。审计法所规定的审计法律责任是国家审计的法律责任,不包括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法律责任,是在国家审计监督过程中发生的与审计机关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密切相关的法律责任
3、下列关于产品责任索赔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索赔发生制主要承保在保险期限内发生的事故
- B:传统的产品责任保险均采用索赔发生制
- C:凡保险事故发生后能立即得知的宜采用索赔发生制
- D:某些具缺陷“潜伏期”的产品宜采取索赔发生制
- E:产品责任险以事故发生制和索赔发生制作为承保基础
答 案:BDE
解 析:产品责任保险既可以采用事故发生制保单承保,也可以采用索赔发生制保单承保,通常情况下,索赔发生制保单主要适用于出口产品和诱发索赔事件潜伏期较长的产品。对于索赔发生制保单,一旦投保人(被保险人)不再续保,为了避免保单结束后发生在追溯期和保险期限内的事故出现索赔时没有保险保障,投保人可以要求增加扩展报告期条款保险人对在追溯期和保险期限内的事故在扩展报告朝内向保险人提出索赔承担保险责任。
4、下列有关存货审计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存货监盘的范围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 B:可运用存货周转率分析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合理性
- C:审计人员在监盘过程中随时抽查盘点记录,必要时直接复点
- D:被审计单位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关注存货是否发生了减值
- E:审查发出存货的计价时,应关注选用的计价方法是否遵循了一贯性原则
答 案:BCDE
解 析:存货监盘范围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结果而定,选项A错误
5、被审计单位将下列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作为调整事项,审计人员认为恰当的有( )。
- A:资产负债表日后遭受重大火灾
- B: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
- C:资产负债表日后税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 D: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上年财务报表重大差错
- E:重大赔偿诉讼案件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结案并败诉
答 案:DE
解 析:ABC所述事项是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披露即可。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