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4年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1月03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中级审计师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2019年9月20日,甲公司向其子公司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3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510万元,款项尚未收到,该批商品成本为22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至当年12月31日,乙公司已将该批商品对外销售80%,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甲公司在编制2019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时,“存货”项目列示的金额为()万元。
答 案:A
解 析:考察内部购销业务的抵销处理。甲公司在编制2019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时,“存货”项目列示的金额=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上存货账面价值-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部分=3000×(1-80%)-(3000-2200)×(1-80%)=440(万元);或者反映为甲公司成本金额440万元(2200×20%)。
2、下列关于应付账款的处理中,错误的有( )
- A:货物与发票账单同时到达,待货物验收入库后,按发票账单登记入账
- B:货物已到,但至月末时发票账单还未到达,应在月份终了时暂估入账
- C:应付账款一般按到期时应付金额的现值入账
- D:企业采购业务中形成的应付账款,在确认其入账价值时不需要考虑将要发生的现金折扣
答 案:C
解 析:考察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账款一般按确认时的应付金额入账,不考虑时间价值问题,不按到期应付金额的现值入账。
3、甲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乙证券公司发行普通股,股票面值总额8000万元,发行总额32000万元,发行费按发行总额的2%计算(不考虑其他因素),股票发行净收入全部收到。甲股份有限公司该笔业务记入“资本公积”科目的金额为()
- A:8000万元
- B:23360万元
- C:23520万元
- D:24000万元
答 案:B
解 析:考察资本公积和其它综合收益发行费用=32000×2%=640(万元),发行净收入=32000-640=31360(万元),资本公积=31360-8000=23360(万元)。
4、下列法律事实中,属于行为的有:
答 案:D
5、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行使的职权有( )
- A: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 B: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
- C: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代表公司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 D:修改公司章程
答 案:A
解 析:考察有限责任公司。选项D属于股东会的职权;选项BC属于监事会的职权。
多选题
1、下列各项中,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 A:受托代销商品
- B:受托加工物资
- C:委托加工物资
- D:待处理财产损失
- E:委托代销商品
答 案:CE
解 析:考察会计目标和会计要素
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属于本企业资产,其他的不属于本企业的资产
2、企业发生的下列各项业务中,可能影响企业当期利润表中营业利润的是( )
- A:其他债权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的暂时性波动
- B:固定资产报废产生的净损失
- C: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 D:收到因享受税收优惠而返还的增值税
- E: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企业当年产生亏损
答 案:CE
解 析:考察利润总额的形成选项A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选项B计入营业外支出,选项D计入营业外收入;选项C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营业利润。选项E计入投资收益,影响营业利润。
3、企业在无形资产开发阶段发生的职工薪酬,最终应当计入( )
- A:无形资产
- B:管理费用
- C:劳务成本
- D:在建工程
- E:研发支出
答 案:AB
解 析:考察应付职工薪酬无形资产研发人员的薪酬记入“研发支出”科目,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部分,最终转入无形资产,符合费用化条件的部分,最终转入管理费用。
4、下列各项中,属于暂时性差异的是( )
- A:国债利息收入
- B:企业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与税法规定不同
- C:企业规定的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与税法规定不同
- D:由于产品质量保修计提的预计负债
- E:因环境污染导致的行政罚款
答 案:BCD
解 析:考察所得税费用。国债利息收入免税,行政罚款征税,均属于确认收支的口径不同而产生的永久性差异。
5、下列关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说法,正确的是( )
- A:调节前的银行存款余额,反映企业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实有数额
- B:调节后的银行存款余额,反映企业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实有数额
- C:对于未达账项,需要对企业和银行各自提供的银行存款余额进行调整,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得作为记账依据
- E:每月都必须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答 案:BCDE
解 析:考察货币资金。调节后的银行存款余额,反映企业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实有数额。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