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申论练习题(一)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128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随着三支一扶考试的临近,许多伙伴都在找三支一扶申论练习题,现三支一扶申论练习题(一)已经上线,快来做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给定资料
    在J省K市,星巴克在美国本土以外布局的最大一笔生产性战略投资——“咖啡创新产业园”落地开建;在J省H市,总投资248.7亿元的32个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平均单体投资规模是上年同期的3.3倍;在J省P市,半导体材料与设备产业链茁壮成长,弯道超车迈向高端。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好,复工复产快,还有一批重大项目逆势落户,高端人才纷纷扎根,大家不约而同地认为,得益于J省营商环境好。平日里,营商环境聚焦于“放管服”改革;当下,则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全方位检验。
    作为全国较早进入全域低风险和复工复产较好的省份,J省有什么秘诀?
    各级领导深入一线,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现场解决困难问题。“既落实属地责任,也加强上下联动。”省领导给企业吃下“定心丸”,“市县能解决的市县解决,解决不了的省里协调,需要向国家汇报的我们全力做好工作。”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城市按下“重启键”,各级干部以实际行动支持消费回暖,向群众传递了信心。
    疫情防控“急刹车”、复工复产“大油门”,J省吃透中央精神,把握形势变化,踩得果断、及时、有力。特别是率先在长三角地区将响应级别由一级调整为二级,体现了J省对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阶段性变化的准确把握,为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对冲疫情影响赢得先机。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多次点赞J省:S市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S市‘惠’十条”,这是疫情发生后全国首个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N市率先发放总额3.18亿元的消费券,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J省落实税收减免政策、顶格减免企业社保费、减免车辆通行费及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支持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扶持文旅及商贸服务业,支持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技改,实施贷款贴息免息、融资担保及复工复产保险补助,落实电费减免政策,预计全省企业和社会主体受惠超过1300亿元。
    针对复工复产初期苗头性问题,J省及时明确“五个不准”——不准对外地车辆人员“一刀切”劝返,不准在没有突发疫情情况下擅自升级管控措施,不准向企业收取复工保证金,不准在省市复工审批流程之外另设门槛,不准要求企业出具防疫安全承诺书。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J省适时提出“三个不能”——不能以任何理由搞过度防控,不能以任何手段阻碍人员和货物正常流动,不能简单沿用原来严格防控时的复工标准。J省科学研判疫情影响程度,综合考虑复工复产进展、政策落地效果,作出“集中精力、千方百计解决好企业遇到的困难,完全有时间有条件把损失补回来”的重要判断,增强了世界看好J省的信心。
    “应对大战大考,既看临场发挥,也看日常积累。”某大学刘教授表示,J省的阶段性答卷,展现了其有勇有谋、有智有能。
    疫情发生以来,许多政务服务转到网上,更加凸显深化“不见面”审批服务的迫切性。通过“不见面”方式,J省组织采购、招标项目1100多个,中标总价超过130亿元;全省98%的税费业务通过线上办理,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选择“非接触式”领用发票的纳税人高达93%。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不见面”审批服务要瞄准一流水平,聚焦“高频事件”,进一步攻坚克难,拓展“不见面”的广度、深度、效率。
    作答要求:
    根据“给定资料”,概括J省在特殊时期为改善营商环境采取的措施。
    要求:全面、准确,字数不超过250字。
  • 2.   给定资料   近几年,危废处置行业可谓是环保产业的“香饽饽”,从传统的东江环保、威立雅等企业,到后来进入的雅居乐等跨界者,无不对这一行业抱有很大期许。然而,专业性不强、行业集中度低等问题依然是这一行业不容忽视的问题。面对机遇和隐忧同在的危废行业,处置企业既充满激情和挑战,又急需在技术、人才等方面补齐短板。这两年来,业内很多企业都认为危废处置价格高、市场好,渴望快速杀入从而分得一杯羹,环保行业甚至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危废处置是行业最后一块蛋糕。然而,蛋糕并不容易吃。  “跨界者、资本方争先布局,跑马圈地迅速,人才抢夺激烈,引发了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固废处理领域专家H说。
      同领域另一位专家C坦言,“危险废物”,虽然只有简单4个字,但实际上是化学废弃物,有46大类,479小类,每一类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属性,危险等级不一样,技术方案和管理方案也不一样。由于行业内有些企业对危险废物和危废行业的专业性理解不深,以对待普通废物的方式来处理处置危险废物,从而增加了危废行业风险。
      “我们应该怀抱敬畏之心,尊重危险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行业的专业性,进入危废行业前应了解危废行业,明确从事危废行业的愿景、使命、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这很重要。”C呼吁。
      H则认为,危废处置设施的布局需合理规划。由于业内存在盲目乐观的情绪,忽视了大量设施的闲置和浪费问题,因此仅有约3000万吨处置能力能够与市场相匹配适应。
      “目前,集中处置设施的技术同质化比较严重,废盐、废酸、飞灰、危废包装桶、高浓度有机废液及含砷废物等部分类别危险废物缺乏有效的利用处置手段,应关注这些特殊危废。”H说。
      同时,人才是企业创新技术、管理良好的保障。C建议,企业应该真正重视人才的培养,制订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来做好行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推动行业的良性发展。
      “废物填埋的空间非常有限,基本上是对土地资源的长期消耗。现在我们市非常着急,比如对飞灰的处置,如果全部填埋,长期下去是不可行的。”某市固管中心负责人提出了当地危废处置面临的现实问题。
      这一问题其实道出了今后危废处置技术路线的重要趋势——特殊专一利用处置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H看来,我国危险废物种类繁多,飞灰、菌丝渣、工业污泥、脱硝催化剂、石化炼制催化剂等危废,需要开发专门利用处置技术。“针对这些大宗、难以处置的危险废物,特殊专一利用处置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拥有这些技术的企业,也将在细分的专业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C认为,危废行业应加大对特殊的难处置危险废弃物技术的攻克力度,包括废酸、废油泥、废催化剂、废包装物等。
      “比如,目前废盐产生量粗略估计有700万至800万吨,而缺乏废盐的处理工艺是制约废盐有效处理处置的障碍,希望行业加大研发投入。”C说。
      作答要求
      根据“给定资料”,请以某市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行业协会的名义,拟写一份面向本市危废处置企业的倡议书,号召其理性认识市场形势,实现持续健康成长。
      要求:主题明确,措施得当,用语得体,条理清晰,不超过450字。
  • 3.   给定资料   某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9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9%的受访者周围有“慢就业”的大学生。  某大学辅导员王老师说,以前大学生毕业后大都急着找工作,而现在,有的学生选择支教保研,即先去支教一年再回来读研究生。
      应届毕业生安琪认为,“慢就业”的大学生一般面临的生活压力不大,父母的观念比较开明,不会因为孩子不工作而焦虑,而且会支持孩子进修、游学、考察就业市场或者暂时放松。“从主观方面看,有些学生很有能力,不怕找不到工作,也有大学生不工作是因为怕累、怕承担责任”。
      调查显示,没提前规划好未来(62.4%)是大学生选择“慢就业”的最常见原因。而其他主观原因还有:不知道什么工作适合自己(42.7%);想“错峰”就业(36.7%);自己水平不够,得先弥补短板(34.3%);计划创业,先了解市场环境(28.0%);“喘口气”,适应角色转变(27.8%)等。
      Z大学王教授表示,“慢就业”是“90后”新生代高校毕业生逐渐展现出来的一个新的就业特点。他认为,学生上学期间很难对自我有充分的认知,很多学生对于自己以后的生活方式和职业道路都比较迷惘。而当下社会的宽容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改善,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父母对孩子的自我意愿也更加尊重。
      中国就业研究所副研究员夏先生表示,大学生“慢就业”正逐渐被接受,并且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就业理念。“对于一些大学毕业生而言,选择一份既让自己喜欢又能解决温饱的工作,实在太难,他们自然会迟疑。”
      调查中,41.3%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慢就业”是因为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安琪希望学校可以开设真正有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目前虽然很多学校已经开设了这类课程,但对学生来说大都没什么实际帮助。希望这些课程能多向学生介绍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行业发展状况,比如让学生参观或体验各种职业,使其找到真正的兴趣点。另外,希望学校能够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职业人格测试。”
      “我们学校设有职业生涯规划课。据我了解,很多同学对这门课程并不重视,但课程的很多内容是很有价值的。”王老师认为,如果职业规划课程和学分挂钩,学生会更重视。“学生自身要明确目标,无论是‘慢就业’还是立刻就业,都应该好好思考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
      夏先生指出,“慢就业”表面上看起来与家庭经济好转和社会环境变化有关,但也反映出如今“职业生涯教育”的缺失,所以应强化学生对职业生涯的了解。而政府相关就业服务部门也应出台政策,注重发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对它们的扶持力度。同时,将校园招聘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范围,做好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
      夏先生认为,从长远来看,求职速度的快慢其实并不重要,大学生应强大自己的内心,不再逃避。“与其拖延进入职场的时间,还不如拿出勇气步入职场,主动迎接挑战,千万不要因为‘慢就业’而蹉跎了大好时光。总之,大学毕业生应尽早树立起职业理想,形成相对明确的职业规划,这样未来的发展才会更顺畅。”
      作答要求
      根据“给定资料”,对当前存在的部分大学生因不明确未来发展而选择“慢就业”这一现象,提出你的对策建议。
      要求:
      (1)内容全面,合理可行;
      (2)条理清晰,语言简练;
      (3)不超过350字。
      
  • 4.   给定资料   “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毕业4年,我换了13份工作”……网上有关年轻人频繁离职的文章不少,一言不合就“裸辞”“闪辞”。一些年轻人“这山望着那山高”,缺乏定力,频繁跳槽,希望以此来增加收入或是谋求高位。可是,工作换来换去的多,事业有所起色的少。  年轻人有自信张扬、敢闯敢拼的一面,但也难免眼高手低、心浮气躁。有句话说得好:“有什么样的能力,就会匹配什么样的工作。”如果刚进入社会,就一心想着“身登青云梯”“出名要趁早”,也许很快就会陷入心态失衡的境地。
      不要忘了,学习与历练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尤其是修炼一些管长远的“内功”。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从青年到暮年,一心研究核潜艇,成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薛其坤在年轻时苦心钻研量子物理,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攻克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世界难题。可见,欲成大器,必先修“内功”。
      “修炼内功”、夯实基础是自古而来的道理。古人云:“学如弓弩,才如箭镞。”意思是,必须有深厚的学养和积淀,才华之箭方能射得更远更准。青年是人生中精力最为充沛的时刻,对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掌握较为快捷,因此也是修炼“内功”的最佳时段。与其牢骚抱怨、消极懈怠,或是挖空心思、投机取巧,不如给自己施加一些压力,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如此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真正成为“闪光的金子”。
      作答要求
      当今社会,许多年轻人认为好工作是跳槽跳出来的。请结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2)内容充实,结构完整;
      (3)参考“给定资料”,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4)总字数1000字左右。
      
  • 5. 给定资料
    N省连续出现两起“村医集体辞职”事件,印有数十名村医签名和红指印的辞职申请令人触目惊心。村医反映的诸多问题引发了人们对这一群体的关心和担忧。
    乡村医生是农村居民健康的“守护人”,也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短板和最薄弱的环节。如何撑好“保护伞”,解决村医的后顾之忧与难言之隐,让村医更多、更强,已成为提升基层医疗水平的关键所在。两会期间也有不少人大代表的提案涉及基层医疗及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A:近三年来,华东某县级市新进入乡村医生行业的仅有3人,但因各种原因退出的却有14人。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乡村医生收入总体偏低,且区域性差距较大。一些欠发达地区乡村医师年均收入仅为1.5万元,经济发达地区也就6万元左右。同一地区内收入差异也非常明显,如华东某省低的4万元左右,高的可达13万元。另外,一些乡村医生退休后的待遇没有明确的保障,部分乡村医生70多岁了还不敢退休。政府应该设定乡村医师收入标准,并兜底其合理的有一定吸引力的最低收入保障(如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或村干部薪资)。还可以积极鼓励乡村医生开展尽可能多的医疗服务,包括家庭医生服务、常见慢性病及农村常见病诊疗服务,对其提供的诊疗服务给予有明显激励作用的绩效考核。
    全国人大代表B:有些农村基层接不住分级诊疗这一任务,农村基层医疗设施陈旧,达不到应有的卫生条件,好的医师留不住。对于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可以把有学历的、有医师职业资格证的,像培养干部一样从农村最基层的卫生院开始培养,甚至还可以到老百姓家里以签约医生的方式来加强人才的培养,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来稳定这支队伍。
    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为90.7万人,比上一年减少了6.2万人。有专家指出,乡村医卫人员流失的背后,待遇偏低是重要因素。由于没有编制,对不少村医来说,生活补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基本意味着其全部收入来源。如果无法及时拿到补助,就没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
    除了收入来源,村医年龄高、学历低的问题也相当严重。《2018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我国近1/4的村医超过60岁,不到35岁的村医仅占9%;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有78%为中专学历,本科以上学历的村医寥寥无几。
    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高血压、外伤和中毒、皮肤病性病,是村医在日常工作中接触最多的五种疾病,但在诊疗过程中村医往往表现出较低的专业度。一项2016年在陕西展开的村医研究,统计了36个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在诊断小儿痢疾过程中完成建议问诊条目的比例。该研究指出,村医问诊主要围绕获取给病人开处方(药品)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比如97%的村医询问了儿童的年龄,这是为儿童开处方的最基本依据;而只有13%的村医询问了儿童的小便情况,医生可据此了解儿童是否有脱水迹象,这在小儿痢疾诊断中本应是医生最需要关心的问题之一。并不专业的诊疗过程,很难带来满意的诊疗效果。一项针对安徽村医的调查显示,依靠村医完全治愈常见病的比率较低,大部分常见病患者在村医初步诊断和处理后需要转诊。
    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需要大批合格的乡村医生守护,国家医疗卫生体系需要有坚实的基层支撑。只有把乡村医生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解决好,让村医有希望、有奔头,有体面的收入和充足的保障,才能真正让乡村医生人才留得住、队伍能发展。
    作答要求:
    请根据材料,针对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紧扣材料,内容全面;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篇幅不超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