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4月5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85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2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4月5日专为备考2022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方位词“东”总是与季节词“春”互相替代,这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现象。

    B亚洲内陆和太平洋在热容量上的差异,使中国的东南季风出现在春夏期间。

    C在古代中国,如果不掌握主导话语权,东南西北的方位指代就没办法明确。

    D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农耕民族的文化逐步成为了古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

  •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大约150亿年前,宇宙___发生了大爆炸。大爆炸的___是什么?如此巨大的能量来自何处?___大爆炸,明显存在着这些问题。

    A显然 起因 关于

    B显然 起源 对于

    C突然 起因 关于

    D突然 起源 对于

  • 3. 对第三段内容的理解或推论,不正确一项是()

    A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借助专业的仪器来进行测量。

    B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充以及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弱的变化。

    C利用精密仪器测定震源的重力、地电和地磁,可以判断地震时地球的物理变化。

    D用仪器测量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物理量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預测地震的发生。

  • 4. 下面对第一段中有关“双行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双行星”的说法,表明月球与地球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B“双行星”的说法,表明月球与地球在历史上是共生关系。

    C从卫星与行星质量比上看,月球的质量相对较大,所以称地月为“双行星”。

    D月球的尺寸和质量与地球相差无几,成分相同,所以称地月为“双行星”。

  • 1. 问题:
    (1)诗的前两句传达出有关诗人行程的哪些信息?全诗反映出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
    (2)诗的第三句是怎样由写景过渡到抒情的?结合全诗来看,“城西塔”在诗人心目中有怎样的地位?(5分)
  • 2. 作者认为,如何才能让白话文变得“明白如话”?(7 分)
  • 3. 诗人首联就将(  )与 (  )对比,写出了梅的不同凡响、不染尘俗的格调与品质。(2 分)
  • 4. 作者认为,学话容易、学文难的原因是什么?(6 分)
  • 1.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进步是文明的动力,是发展的需要。请以“进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在暴雨中,100多个孩子站成两排,手举雨伞,相向而立,搭起了一座近200米长的遮雨“彩虹桥”。没带伞的孩子,可以通过这座“桥”到食堂就餐。近日,这组拍摄于某中学校园内的溫馨照片,在网络中引发热议。部分网友的留言如下:
    甲:“这是雨中敢美的一道风景线。”
    乙:“这是不是学校在利用学生作秀?”
    丙:“我们为什么不能溫情一点看待这件事呢?你没者见孩子们在欢笑吗?”请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