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综合知识》5月24日

考试总分:1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67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综合知识》5月24日专为备考2024年综合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记者甲为乙企业发布了一篇较有影响力的正面报道,乙企业见甲买房首付缺钱,主动借款给他,甲同意,打了欠条,并按期还了钱,甲的这种行为应该不属于有偿行为。

    A

    B

  • 2. 在社会道德风气不改善的情况下,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不可能得以提高。

    A

    B

  • 3. 记者可以就争议性的新闻或与公共政策节目有关的报道发表个人观点。

    A

    B

  • 1.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出现经济低速増长,就业停滞和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称之为()。

    A经济波谷

    B金融危机

    C滞胀

    D经济萧条

  • 2. 商品经济成为最普遍的、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在()。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 3. 国家对公民最重要、最基本的法律要求是()。

    A公民的基本权利

    B公民的基本义务

    C公民的自由意识

    D公民的法律意识

  • 1.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认为正确地理解了这些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这些基本问题是()。

    A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

    C统一战线

    D党的建设

  • 2.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包括()。

    A商品的价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B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商品交换依据其价值进行

    D等价交换

  •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国家富强

    C民族振兴

    D人民幸福

  • 1. 前不久,上海世博会推出了“西藏活动周”,并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假如你是一名记者前往釆访并作系列报道,请就此写出一份采访提纲。
  • 2. 请分析以下这条广播消息的材料特点。
    【标题】《“数字敦煌”工程让敦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留存》
    【导语】今天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最后一个子项目,数字展示中心正式开放。数字敦煌工程正式在公众面前亮相。这一工程解决了游客欣赏与文物保护难以协调的矛盾,让敦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保存。本台记者XXX,XXX报道
    【正文】身穿彩衣的飞天从头顶优美地舞过,佛像表情细腻传神。造型独特,衣裳华丽鲜艳,看得真切逼真。这是游客张女士在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虚拟漫游洞窟《梦幻佛宫》中体验到的一幕。
    【音响】“太逼真了,太逼真了,就像我刚才看到的20窟,进去以后就像我真的到了这个窟一样。”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展示莫高窟历史文化背景和精美洞窟艺术,使游客在球幕影院身临其境地观看洞窟实景。之后,再适度地参观洞窟,达到文物保护和开放利用的双赢。
    【音响】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原来我就进洞,除了进洞,还是进洞,还是进洞,现在真佛也让大家看,数字佛也让大家看,既是为了保护文物,又让它永续地保存下去。”近年来,随着游客激增带来的压力,如何让敦煌文物得以更好地保存,成为摆在研究人员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2003年初,全国政协委员樊锦诗联名其他委员提交了一份提案,最终促成了总投资3.4亿元的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其中最重要的项目,就是实现莫髙窟文化的数字化。
    【音响】敦煌研究院教学中心主任吴建研究员:“我们的目的呢,就是让数字敦煌这样的一个展示形式,向世界人民展示敦煌艺术的伟大魅力。”十多年来,敦煌研究院通过全景式高清数字化釆集和计算机二维三维合成的方式,全方位记录,展示洞窟所有信息。目前已经完成了60个洞窟的高清数字化采集工作,拍摄图片50多万张。预计到今年年底,可以完成莫高窟A类洞窟的高清釆集工作。数字技术的应用,使文化旅游资源得到更髙效的配置。莫高窟单日游客最大承载量由3000人次,增加到6000人次。数字敦煌工程改变了文物退化的不可逆转性,使文物永续留存或成为现实。
    【音响】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我们有很大的责任保护好它,研究透它,把敦煌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材料来源: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青少广播《咨询在线》,2014年8月1日首播,时长3分04秒。该广播消息获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 3. EFP电子现场制作
  • 1. 《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规定: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应该对报道内容的真实和准确负责。这一规定包含哪些要求?请结合实际分析当前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 2. 请结合媒体成功案例,论述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如何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 3. 试论述信息传播网络化、数字化对新闻工作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你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