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每日一练试题02月15日

2024-02-15 12:38:07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每日一练试题02月15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小组工作后期成熟阶段,在组员可以自己运作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是与他们同行的支持者,体现了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 A:能力的促进者
  • B:引导和支持者
  • C:资源提供者
  • D:组织协调者

答 案:B

解 析:社会工作者在小组后期成熟阶段的引导和支持者角色是指,在组员可以自己选择、运作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扮演与组员同行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同时,对于个别组员的异常行为和特殊变化,应给予关注和必要的专业辅导。

2、在小组工作的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任务不仅需要处理小组成员的离别情绪,还需要()。

  • A:鼓励成员互相尊重与关怀
  • B:重新建构小组关系
  • C:协助组员保持小组经验
  • D:协助完善小组规范

答 案:C

解 析:在小组工作的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任务主要是处理好组员的离别情绪,帮助组员保持他们获得的小组经验。本题考查的是小组工作中在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根据此阶段小组及组员的一般特点来理解社会工作者在此阶段应开展的工作。

3、在社区中,当大部分居民感觉到某些需要与期望不能满足,并把它们说出来时,那便是居民的()。这种需要可能是主观的感受,也可能是基于客观事实而体会出的感受。

  • A:表达性需要
  • B:感觉性需要
  • C:比较性需要
  • D:规范性需求

答 案:B

解 析:感觉性需要即当个人被问及是否需要某一特定服务时,其反应就是感觉性需要。这是假定从个人受访的自我陈述中,可以反映出个人期望的需求和想要的服务。在社区中,当大部分居民感觉到某些需要与期望不能满足,并把它们说出来时,那便是居民的感觉性需要。这种需要可能是主观的感受,也可能是基于客观事实而体会出的感受。但无论怎样,感觉性需要的表达反映了,居民接受服务的意愿,因此,在规划和设计服务时,要充分考虑居民的感觉性需要,以便提高服务的使用率。但同时也要注意的是,居民的感觉性需要有时可能是过高的,甚至是不切实际的需要。

4、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了解青少年对“快乐阅读”项目的满意度,设计了份调查问卷。根据问卷设计原则,下列问题适合排在最后的是()  

  • A:过去一个月,你参加过几次“快乐阅读”活动?(1)0次(2)1次(3)2次(4)3次〔5)4次以上
  • B:你对“快乐阅读”的活动安排满意吗?(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
  • C:你对“快乐阅读”活动有何建议?
  • D:通过参加“快乐阅读”活动,你的阅读兴趣有何变化?(1)提高(2)不变(3)降低

答 案:C

解 析:一般而言,个人背景居首,客观题在前,主观题在后,熟悉简单、对方感兴趣、封闭式问题置于前面;行为、态度、敏感的问题放在后面,这样有利于被调查者较快进入状态,提高问卷回答的完整度。

5、社会工作督导有不同类型,如果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及其工作没有直接关系和责任,是纯粹的咨询角色。从专业的角度看,被督导者自己承担更多的责任,也就是说被督导者根据实务工作的要求,主动寻求帮助和支持更为重要。那么,这种督导是(  )。

  • A:训练式督导
  • B:师徒式督导
  • C:管理式督导
  • D:咨询式督导

答 案:D

解 析:咨询式督导是指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及其工作没有直接关系和责任,是纯粹的咨询角色。咨询式督导同管理式督导较为一致的是强调实务工作的完成及其服务质量,焦点集中在特殊议题上,但从专业的角度看,被督导者自己承担更多的责任,也就是说被督导者根据实务工作的要求,主动寻求帮助和支持更为重要。本题考查的是咨询式督导的特点,理解区分其与其他三种督导类型的不同点。

多选题

1、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根据《决定》的精神,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的需要

  •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B: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 C:完善社会工作职业体系
  • D: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
  • E: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培训

答 案:ABDE

解 析: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制订人才培养规划,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

2、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其发展分为(  )等阶段。

  • A:解决危机
  • B:恢复期
  • C:危机发生
  • D:展开期
  • E:危机应对

答 案:ABCE

解 析:危机的发展阶段:危机(危机发生)、解组(危机应对)、恢复(解决危机)和重组(恢复期)。

3、为了更好地发挥志愿者的作用,某儿童福利机构计划建立一套完整的志愿者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内容应该包括()。

  • A:评估志愿者参与的动机
  • B:制定志愿者的岗位工作职责
  • C:定期和持续对志愿者进行督导
  • D:与志愿者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
  • E:设立与志愿者绩效相适应的岗位津贴

答 案:ABC

4、社区工作的地区发展模式认为过程目标的地位和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对此的正确理解是(  )。

  • A:地区发展模式重视提升居民的能力
  • B:实质问题的改善或解决在地区发展模式中并不重要
  • C:地区发展模式强调居民要参与问题的改善或解决
  • D:过程目标的实现有助于任务目标的实现
  • E:重视过程目标并不等于排除任务目标

答 案:ACDE

解 析:地区发展、社会策划和社区照顾三种社区工作模式是历年考试的必考点。地区发展模式是其中的重点。考生需要掌握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实施策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另外还需要理解地区发展模式与其他工作模式之间的区别。 1.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 (1)较多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理解所谓共同性问题是指对社区中绝大部分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的问题。 (2)注意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 (3)过程目标的地位和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理解在地区发展模式看来。提升居民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实现自助是最重要的发展目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重视过程目标不等于排除任务目标。 (4)特别重视居民的参与。 2.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 (1)促进居民的个人发展。理解主要是针对社区居民之间的冷漠和疏离所采取的策。 (2)团结邻里。理解主要是针对社区中部分邻里关系不良而采取的策。 (3)社区教育。理解主要解决的是居民对社区资源不熟悉、社区认同感不强的问题。 (4)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理解主要针对的是社区服务和社区资源缺乏的问题。 (5)社区参与。理解主要是处理社区居民面对的部分共同问题。社区工作者一般会通过动员居民集体参与来解决问题,还会采取建立居民关注问题小组来改善社区的动力系统。 3.地区发展模式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使能者。 (2)教育者。 (3)中介者。识记协调各方面的社区团体和个人,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调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

5、社区社会工作者小钱策划了“从心出发,关爱有我”失智老人照顾者支持服务方案。在决定服务目标的优先次序时,小钱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A:失智老人照顾者的特点
  • B:机构可投入的资源配置
  • C:理想的可行性服务方案
  • D:问题的紧迫程度及影响
  • E:失智老人的社区服务需求

答 案:ABD

解 析:建立目标的优先次序。方案策划者根据已经确定的"明确的问题”,建立目标的优先次序,其重点是考虑可拥有和可动员的资源。资源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和情境状态,还有人力、财力、物力配置等。另外,还要思考以下因素: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与特点。机构的目标、问题的急迫程度、社会正义等。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