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11月29日

2022-11-29 11:15:01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2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11月29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党的十八大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同时,还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答 案:对

解 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2、使用消息源时,可以出现“某某单位说”的用法。

答 案:错

3、舆论监督的主体是媒体,而非人民。

答 案:错

单选题

1、“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于()年提出。

  • A:1941
  • B:1945
  • C:1980
  • D:1989

答 案:C

解 析: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党中央明确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以取代“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的提法。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正式提出了“二为”方向这一文艺工作的根本方针。

2、我国新闻业的双重属性是指()。

  • A: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
  • B:客观性与倾向性
  • C:党性与人民性
  • D:独特性与普遍性

答 案:A

解 析:作为反映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新闻媒介从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同时作为经济实体又属于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形成了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简言之,就是政治属性和商品属性。

3、媒介定位所借鉴的“市场定位”理论来自于()学科。

  • A:广告学
  • B:公共关系学
  • C:心理学
  • D:市场营销学

答 案:D

多选题

1、新闻工作者的业务能力修养包括()。

  • A:政治判断力和新闻敏感性
  • B:社会交往与活动能力、调查研究能力
  • C:文字表达能力
  • D:身体和环境适应能力

答 案:ABCD

解 析: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包括政治修养、思想修养、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修养、业务能力修养。其中业务能力修养包括:①政治判断力和新闻敏感性;②社会交往与活动能力;③调查研究能力;④文字表达能力;⑤身体和环境适应能力。

2、甲影视公司将其摄制的电影《你幸福吗》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乙网站,乙网站采取技术措施防范未经许可免费播放或下载该影片。丙网站成功开发出规避乙网站技术防范的软件,供网民在丙网站免费下载使用,大学生丁利用该软件免赞下载了《你幸福吗》供个人观看。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丙网站的行为侵犯了著作权
  • B:大学生丁的行为侵犯了著作权
  • C:甲公司已经丧失著作权人主体资格
  • D:乙网站可不经甲公司同意以自己名义起诉侵权行为人

答 案:AD

3、下列关于新闻道德的论述,正确的有()。

  • A:新闻道德的基础是精神和行为的自制
  • B:新闻道德同新闻法纪一样具有强制性
  • C:新闻道德靠新闻从业者的内在信念来维系
  • D:新闻道德表现为特定的善意动机

答 案:AB

解 析:新闻道德是新闻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指新闻工作者自立的行为准则。新闻道德的基础是精神和行为的自制,主要以行业内部的相互监督、个人的自觉来抵御社会上种种诱惑,防范不良行为,并借助于舆论力量促使新闻工作者自觉地遵守,同新闻法纪一样具有强制性。

主观题

1、电视主要是娱乐媒体,这是它的最大功能。

答 案:这一观点是错误的。电视首先是新闻媒体,沟通情况、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体的第一功能,也是其最大的功能,不给社会提供有用的信息,新闻媒体就没有存在的理由。新闻媒介如果不提供人们需要的信息,或者没有足够的信息量,就不可能受到人们的欢迎。从这一点而言,新闻媒体是依赖“沟通情况,提供信息”而生存的。新闻媒体沟通信息,是保持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一个最有效手段,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必不可少的环节。电视图文并茂的特性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被受众所喜闻乐见。电视的娱乐功能也很重要,但不是它的最大功能,要处理好这两方面关系,不能一味地娱乐而丧失更重要的传播社会责任。

2、电视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答 案:1、视听兼备、信息量大;2、长于再现,重构时空,现场感强烈;3、时效性强;4、转瞬即逝、不易保存、选择性差。

3、论述关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及“五个必须”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答 案:关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及“五个必须”的重要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更好地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取得新的成效。第一,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第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第三,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工作。第四,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第五,必须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键在班子、在队伍、在人才。要大力加强新闻宣传战线领导班子建设。

论述题

1、如何治理当前存在的新闻失实现象。

答 案:“真实性作为新闻的基本属性,是由新闻自身的规律所决定的,是广大受众的要求,也是报纸、电台、电视、网络、通讯社等媒体取信于民的生命所系。”而网络虚假新闻的增多扰乱了新闻秩序,使得大众失去了对媒体原有的尊重和信任,对社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抵制虚假报道,从根本上杜绝网络虚假新闻的滋生蔓延,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已成为促进新媒体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在这方面主流媒体要勇于肩负使命,率先垂范,成为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中流舐柱。(1)党报等主流媒体主办的新媒体要设立并强化“新闻把关者”角色,对未经核实的网络新闻不“背书”,不转载。新媒体也要像传统纸媒一样设立编辑部或总编室,抽调精兵强将充当“新闻把关者”角色,加强对新闻的编辑审核。在转载、引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新闻时,应加强实地核查与证明,决不能简单地复制粘贴。如距离太远无法派出记者实地采访,至少应同当地宣传部门联系,通过电话等采访相关当事人或事件目击者,核实新闻事件是否存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等新闻要素是否真实。如发现相关新闻虚假,则应及时出面澄清,使虚假新闻无法进一步传播和蔓延,将不良社会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2)要把党管媒体的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规范新媒体经营与新闻传播之间的关系。有人说,现在是资本为王的资本媒体、商业媒体时代,也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再提出党管媒体意义不大;还有人说,坚持党管媒体,主要是针对党和政府主办的重点媒体而言,对其他媒体并不适用。我们认为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一直以来,新媒体出现了较多的虚假新闻,同某些新媒体把盈利放在第一位,把媒体的社会责任放在第二位的经营方针是分不开的。笔者认为,在坚持党管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上,新媒体没有例外。就新媒体而言,不仅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
把党管媒体的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最好的办法就是依法治“网”,即通过政策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依法治理网络空间。有关部门应抓紧实施对互联网的立法管理,对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造假、传谣和转发虚假新闻者进行严肃处理和处罚。“要压实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决不能让互联网成为传播有害信息、造谣生事的平台。”要通过依法治“网”,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为真实新闻的传播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3)在新媒体时代,仍要强调脚底板下出新闻。对于媒体从业人员,要坚持去一线、走基层,靠脚力、眼力、笔力写出真实精彩的新闻。应该指出,互联网对获取新闻线索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本身就是大众媒介,各门户网站的新闻报道可以成为线索的来源;另一方面,网上论坛、博客发布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是鲜活的新闻素材。”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互联网获取信息的便捷快速也让不少媒体人开始变懒了,习惯从网上复制、粘贴,稍加编辑,甚至原封不动在自家的媒体上发布。由于信息量的增长,记者在筛选、编辑新闻时随意性加大,往往导致把材料中不严谨不科学的内容也原封不动地挂到网上,为虚假新闻的产生与迅速扩散埋下了隐患。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媒体从业人员,更要深入一线采访,获取第一手新闻素材,这样才能避免以讹传讹地传播虚假新闻。

2、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什么?

答 案:舆论监督的实质就是人民的监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舆论监督本质上是人民群众利用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民主权利而进行的监督活动。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监督机制,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推动力。舆论监督提高和深化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是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的有效手段。民主与法制,既是舆论监督机制运行的先决条件,又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内容,舆论监督的实施与效果呈现,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实践体现。舆论监督的进步与发展,反映了民主与法制的进步与发展。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民主制度建设的关键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有效的传达意见的渠道和参政议政的渠道,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实行的舆论监督,是一种公众广泛参与、公开表达意见的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对于发扬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培育公民的法制意识,保护公众积极的参政议政热情,加强公众对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的监督,具有重要作用。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舆论监督活动实际上是与社会民主的观念和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社会民主在观念上的认同和制度上的保证,舆论民主和舆论监督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维护和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言论自由权、舆论行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3、如何按照“三贴近”原则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答 案:坚持“三贴近”原则,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是提高引导水平和宣传艺术的可靠途径,是新闻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1)坚持“三贴近”原则,提高引导水平,要注意在内容上创新,改进宣传报道。落实“三贴近”的要求,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重要工作。为此,我们必须做到:
①对长期以来积淀而成的落伍的新闻观念、新闻报道方式和新闻活动模式,进行突破与改革;
②以是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衡量我们舆论引领水平的根本标准;
③调动包括内容、表述、标题、评论、按语、图表、摄影、漫画等“新闻全要素”,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报道新闻;
④以新科技革命的手段,提升新闻宣传的力度、强度和高度,促进新闻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2)坚持“三贴近”原则,提高引导水平,要注意在方法上创新。新闻工作要通过反映群众呼声,满足群众的日常需求,排解群众的现实困难,为群众解疑释惑,实实在在为群众讲话来实现。新闻工作要把党的主张变为广大受众能够接受、愿意接受的观念,并且“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就必须按新闻规律办事,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新闻手段,在强化与群众利益的相关性和提高受众的兴趣性等方面下功夫,把党的意志转变为群众的语言、新闻的语言,使之入耳入脑。
(3)坚持“三贴近”原则,提高引导水平,要注意在体制上创新。要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保证正确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完善新闻宣传宏观管理体制,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要立足长远、瞄准目标,有计划、按步骤地推进新闻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党报、党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必须坚持高格调、高品位,去发掘和发布真正合乎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鲜活生动的真新闻,以权威、深刻彰显其影响力,去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群,进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并为之不懈奋斗。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免费章节课程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