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7月06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辅警协警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刘某因扰乱足球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并被公安机关责令12个月内不得进人体育场馆观看足球比赛。刘某违反规定进人足球场观看比赛,公安机关可以对其进行行政拘留。()
答 案:错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的,可以同时责令其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违反规定进入体育场馆的,强行带离现场。”据此,刘某违反规定进入足球场观看比赛,公安机关可以对其进行强行带离现场。故本题说法错误。
2、当处于同一位阶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某个问题上有不同规定时,应当依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适用法律。()
答 案:对
解 析:当处于同一位阶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某个问题上有不同规定时,应当依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处理,故本题说法正确。
3、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法定化,健全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制度规范。
答 案:对
4、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个小时。
答 案:正确
5、通过安装针孔摄像头等设备来偷窥他人隐私,属于侵犯他人隐私行为,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答 案:对
6、《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2条中的“公安机关发现”指的是公安机关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
答 案:错
7、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答 案:对
8、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答 案:对
单选题
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拘留最长期限为不超过()。
答 案:C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6条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
2、甲正在一偏僻地段对一名女性实施抢劫,被正路过的乙看到,乙捡起旁边石块朝甲砸去,正打中甲的头部,导致甲死亡。乙的行为属于( )
- A:紧急避险
- B:正当防卫
- C:防卫过当
- D:过失致人死亡
答 案:B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1)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2)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它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题目中,甲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并且属于无过当防卫。
3、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经过侦查,发现不应对其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
- A:变更强制措施
- B:立即释放,并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 C:将案情通报人民检察院并建议对其不起诉
- D:继续羁押至逮捕期限届满再予以释放
答 案:B
4、甲患有梦游症,一天夜晚在梦游时将同宿舍的乙杀死。此案中,甲的行为()。
- A:构成故意杀人罪
-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 C:是受到精神强制下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 D:是睡梦中的无意识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答 案:D
5、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某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拟作出某项直接涉及许可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许可决定的,在作出决定前,该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应当( )。
- A:告知有关人员享有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 B:在受理许可申请之日起5日内告知有关人员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 C:告知有关人员有权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5日内提出听证申请
- D: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举行听证应当通知利害关系人作为第三人参加听证
答 案:D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47条第1款规定:“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五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二十日内组织听证。”由此可知,行政机关是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而非“受理许可申请之日起五曰内”,B项错误。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应该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5日内提出听证申请,C项中“有关人员”说法错误。第46条规定:“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故D项正确。
6、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公安机关不负责管理外国人在中国旅行的有关事务
- B:对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
- C:负责管理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事务的机关是外交部
- D: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是人民军队的职责
答 案:B
7、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 )。
- A: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C: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 案:C
解 析:《刑法》第I7条第3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8、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裁决。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答 案:B
解 析:《立法法》第95条规定:“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省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多选题
1、治安管理姓罚决定书应包括()。
- A:被处罚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件的名称和号码、住址
- B:违法事实和证据、处罚的种类、依据、执行方式和期限
- C: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 D: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的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决定书应当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加证印章
答 案:ABCD
2、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 A: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
- B: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 C:已经赔偿被害人损失
- D:如实供述门己全部犯罪事实
答 案:AB
3、下列关于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表述,正确的有()。
- A: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B: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C: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受到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员,由该人民警察给予赔偿
- D: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答 案:AB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4条规定:“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受到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员,由该人员警察所属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赔偿。”由此可见,A项和B项正确;C项应该是由该人员警察所属机关依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赔偿,而不是由该人民警察给予赔偿,因此C项错误。第15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D项中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的前提是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而题干中是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因此D项错误。
4、深汕特别区鮜门镇村民张三从电视上得知近来禽流感十分泛滥猖獗,便想跟大家开个玩笑。一日,他把几只死鸡丢在路边,一旦有人问,他就告知他家的鸡感染了禽流感,已经死了一大批,并对此事广泛传播和渲染。全村村民惶惶不可终日。后张三的谎言经防疫部门检测被揭穿。对张三的行为定性,错误的说法是()。
- A:以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 B:以诈骗罪予以刑事处罚
- C:不予处罚
- D:以招摇撞骗罪予以刑事处罚
答 案:BCD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故A项正确。诈骗罪是以欺骗的方法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招摇撞骗罪是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的行为,故B项、C项、D项都错误。
5、以下属于约束性警械的有()。
答 案:ABD
6、有关取保候审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只能由公安机关决定
- B:只能采取保证人保证
- C:必须同时采取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
- D:只能单独适用保证金保证
答 案:ABCD
7、村民李某在村民委员会殴打王某,并打碰办公桌,扰乱村委秩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构成殴打他人的述反治安管理行为
- B:李某构成故意损毁财物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C:李某构成破坏単位秩序的述反治安管理行为
- D:对李某应当数过并罚
答 案:ABCD
8、犯罪预备的特征包括()。
- A: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
- B:客观上实施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预备行为
- C:行为人未看手实行犯罪
- D:行为人未着手实施犯罪是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
答 案:ABCD
主观题
1、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 案:(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2、某人使用针管注射毒品被查获,其注射针管属()。
答 案:作案工具
3、老同事当众严厉的批评你服务意识不强,你会怎么看?
答 案:(1)面对老同事的批评,我会虚心接受,当场道歉。
(2)老同事批评我也是对我的爱护,说明老同事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我因有这样的同事而感到荣幸。
(3)我会认真反省自己,查找原因,如果是自己工作做的不到位,那么要加强学习,强化服务意识,多向领导和老同事请教,加强与同事的沟通交流。如果是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的问题,要改变工作方式,学习老同事的工作经验,做好本职工作,和谐同事关系。赢得领导的信任,同事的尊敬。
(4)如果是老同事误会了我,我会在恰当的时间、地点婉转的表达我的意思和感谢,增进彼此的了解,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对涉及的(),应当予以保密。
答 案:商业秘密
5、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答 案: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6、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答 案: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