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7月23日

2025-07-23 09:00:04 来源:勒克斯教育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Scan me!

2025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7月23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辅警协警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依法予以保密外,听证公开举行。

答 案:对

解 析:第五条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依法予以保密外,听证公开举行。

2、被申请人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件、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行政复议机关以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

答 案:对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28条第1款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三)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2.适用依据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撤销,适用于行政机关行为违法的情形,证明行为合法性的重要条件就是证据,如果被申请人不提供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各项证据材料,视为没有证据、依据,因此不具有合法性,应省被撤销,本题正确。

3、完善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

答 案:对

4、当人数超过1000人的大型文娱、体育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答 案:错

5、对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违反治安管理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答 案:错

解 析: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不执行行政拘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一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一)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
(二)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70周岁以上的;
(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

6、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公民物品,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

答 案:错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但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

7、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收集证据。()

答 案:对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35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立法为何要作这样的规定?因为行政诉讼中的被告通常是行政机关,作为公权力主体,行政机关和原告处于不平等地位,如果允许被告自行取证,很容易造成施压被告等妨碍司法公正的行为出现。法律这样规定是为了保护私权利主体的利益,具有“衡平法”的立法精神。

8、甲17周岁,将派出所民警乙的儿子打致轻伤,乙侦办此案。甲及其父母有权要求乙回避。()

答 案:对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29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单选题

1、《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效力()港澳台地区。

  • A:及于
  • B:不及于
  • C: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及于

答 案:B

2、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予以公告。

  • A:3日
  • B:5日
  • C:7日
  • D:10日

答 案:C

3、某工地保管员刘某发现其所保管的炸药丢失了两公斤,因害怕追究责任,故意隐瞒不报,对刘某的这种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应给予()

  • A: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 B: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 C: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 D:五日以上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答 案:A

4、下列选项中效力最高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xx法(试行)》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xx法实施细则》
  • C:国务院制定的《xx条例》
  • D: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xx办法》

答 案:A

解 析:法的效力位阶是指不同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法律渊源体系中所处的效力位置和等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2)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3)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因此A选项中全国人大立法效力最高。

5、()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 A:依法治国
  • B:执法为民
  • C:党的领导
  • D:公平正义

答 案:A

解 析: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6、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有权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国家机关有()。

  • A:国务院
  • B:民政部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答 案:D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十三)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

7、下列哪些情形不应当减轻或者不应不予处罚?()

  • A:甲诈骗后有立功表现的
  • B:乙抢夺是出于他人胁迫。
  • C:丁过失违反治安管理

答 案:C

8、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原则,体现在刑事诉讼各个阶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交付执行死刑前,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 B:人民检察院在出庭公诉的同时监督审判活动
  • C:人民检察院对于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认为有错误可以提起抗诉
  • D: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不立案的行为可以进行监督

答 案:B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263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故A项正确。第228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故C项正确。第11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故D项正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94条规定:“出席法庭的检察人员发现法庭审判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应当在休庭后及时向本院检察长报告。人民检察院对违反程序的庭审活动提出糾正意见,应当由人民检察院在庭审后提出。”由此可见,人民检察院对审判活动的监督是事后监督,而非出庭公诉的同时监督,B项错误。

多选题

1、办案民警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

  • A:了解被询问人的身份
  • B:了解被侵害人、其他证人、述法嫌疑人之间的关系
  • C:不得泄露案情
  • D:不得表示对案件的看法

答 案:ABCD

2、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应当以( )为原则。

  • A:制止违法犯罪行为
  • B: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 C:先警告后使用
  • D:不得造成人身伤害
  • E:预防违法犯罪行为

答 案:AB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4条规定:“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原则。”故A项、B项正确。有些情况紧急来不及警告,即可直接使用警械和武器,故C项错误。使用警械和武器客观上不可能完全避免对犯罪分子造成人身伤害,故D项错误。使用警械和武器就是为了制止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因而不可能是预防,故E项错误。

3、以下属于重点人口管理对象的是()。

  • A: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嫌疑的
  • B:有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嫌疑的
  • C:因故意述法犯罪被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不满5年的
  • D:吸食毒品人员

答 案:ABCD

4、治安清査的重点人口包括()。

  • A:精神病人
  • B:流浪
  • C:乞讨
  • D:上学的儿童

答 案:ABC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章所规定的行为所侵犯的同类客体的不同,可以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分为五大类即:()、侵犯财产权利行为和妨碍社会管理行为.

  • A:抗乱公共秩序行为
  • B:妨碍公共安全行为
  • C: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行为
  • D:损坏公共财物行为

答 案:ABC

6、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后,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的种类有()。

  • A:民事赔偿
  • B:国家赔偿
  • C:刑事责任
  • D:行政责任

答 案:BCD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73条规定:“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办理行政许可、实施监督检查,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76条规定:“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给予赔偿。”本题中,民事赔偿存在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侵权引起的民事责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民事主体身份实施的侵权行为才属于民事侵权,由此产生的责任是民事赔偿责任。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属千履行公务的行为。所以A项错误。

7、以下案件可以适用治安调解的有()。

  • A:敲诈勒索
  • B:侵犯隐私
  • C:故意损毁财物
  • D:诽谤

答 案:BCD

8、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坚决反对特权。

  • A:形式主义
  • B:官僚主义
  • C:享乐主义
  • D:奢靡之风

答 案:ABCD

主观题

1、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

答 案:行政处分

2、如有遭遇暴力执法的执法对象前来机关申诉,你作为办事人员该怎么处理?

答 案:(1)热情接待,冷静处理。首先热情接待来申诉的人员,用真诚的态度,平静申诉人员的情绪。其次,认真听取申诉人员的诉说,并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最后,向申诉人员讲明国家的法律政策,并记下申诉人员的电话和办公室电话,请申诉人员耐心等待调查处理结果。 (2)及时汇报,听取领导指示。及时、如实地向领导报告,并把记录的情况呈交,听取领导指示。

3、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

答 案:行政处罚

4、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答 案:24小时

5、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答 案:以人为本

6、某人使用针管注射毒品被查获,其注射针管属()。

答 案:作案工具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
用户服务协议与隐私政策

感谢您信任并使用聚题库系统。我们深知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保护您的个人权益,在使用产品前请充分阅读并理解《用户服务协议》《隐私协议》


长沙聚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沙聚优”)在此特别提醒您在使用相关服务前,请认真阅读协议条款内容,确保您充分理解协议中各条款,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法律适用和管辖的条款,以及开通或使用某项服务的单独协议,并选择接受或不接受。如你未满18周岁,请在法定监护人陪同下仔细阅读并充分理解本协议,并征得法定监护人的同意后使用“聚题库”软件及相关服务。除非您接受本协议所有条款,否则您无权注册、登录或使用本协议所涉服务。


隐私权政策适用我们提供的软件、网站、服务,包括但不限于适用于电脑、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及服务。


本隐私权政策旨在帮助您了解我们会收集哪些数据,为什么收集这些数据、会利用这些数据做什么以及我们如何保护这些数据。了解这些内容,对于您行使个人权利及保护您的个人信息至关重要,请您在使用我们产品或服务前务必抽出时间认真阅读本政策。

不同意
同意

需要获得您的同意后才能使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