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6月27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辅警协警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答 案:错
2、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答 案:对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19条第2款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3、对已满60周岁的老年人适用继续盘问,必须在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的4小时以内盘问完毕,且不得送入候问室。
答 案:错
4、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相同点就是都预见到结果必然发生()
答 案:错
解 析:间接故意是预见了危害结果的可能性,而非必然性。
5、伪证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答 案:对
6、派出所未设置候问室的,在继续盘问间隙时间,应当由民警在讯问室、办公室看管被盘问人,或者将其送入就近派出所的候问室。
答 案:对
7、一切违反宪法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答 案:对
8、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情节严重的,应以非法拘禁罪论处。
答 案:对
单选题
1、下列做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是()
- A:某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
- B:在法律、行政法规尚无规定某行业的企业设立登记需要前置性行政许可,某省为了加强行业源头管理,制定一部规章规定,某行业的企业设立登记前,需要某行业主管部门前置行政许可
- C:地方性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可以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
- D:地方性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
答 案:D
解 析:地方性法规设定行政许可的“四个禁止”规定:一是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有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二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三是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四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
2、甲用暴力手段威胁乙,强迫乙与甲订立合同,将乙的房产转让给甲。事后,两者因此事发生纠纷,对于该纠纷的处理可以为( )。
- A:按可变更合同处理,理由为重大误解
- B:按可变更合同处理,理由为欺诈
- C:按可撤销合同处理,理由为胁迫
- D:按有效合同处理
答 案:C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3、 行政机关作出( )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 A:没收违法所得
- B:没收非法财物
- C:行政拘留
- D:责令停产停业
答 案:D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42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考生们对听证不必死记硬背,只需要了解其原理便可轻松记忆。法律赋予当事人要求听证的权利,因为行政处罚会给当事人造成重大后果或重大损失,为了避免处罚失当,赋予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机会,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于违法所得、非法财物,当事人占有本身就不合法,直接没收是理所当然的,A项和B项排除。C项也比较好排除,如果行政拘留都采用听证制度,那么行政机关即使增加100倍人手都无法正常运转。法律对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作出权赋予当事人听证的权利,是因为这些行政处罚对当事人的制裁非常严厉。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A:法律体系
- B:法治体系
- C:党内法规体系
- D:法治中国
答 案:B
5、当事人因不服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该处罚决定之日起()内提出。
答 案:C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4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故本题C项正确。
6、明知是赃物而窝藏、转移或者代为销售行为侵犯的客体是()。
- A: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执法活动
- B:行政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 C: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 D:公安机关的管理活动
答 案:C
7、醉酒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 A:可以从轻处罚
- B:可以减轻处罚
- C:可以不予处罚
- D: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答 案:D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5条第1款规定:“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阶段怀孕的妇女和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执行死刑。
答 案:C
解 析:死刑属于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一种刑罚,属于最严厉的一种刑罚,很多国家已经取消死刑了,我国还保留着,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很慎重适用刑罚,其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有三种情况是不适用死刑的:一是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人,二是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三是审判时年满75周岁的老年人,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多选题
1、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扣留机动车.
- A:未悬挂机动车号牌
- B: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
- C: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
- D:未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驾驶证未选择!
答 案:ACD
2、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询问查证的时间可以延长到24小时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 A:情况复杂
- B: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
- C: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
- D: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最终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答 案:AB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3条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故A项、B项正确。不须上级公安机关批准,C项错误。只需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而不是最终被处以行政拘留,D项错误。
3、 国家赔偿和民事赔偿的区别表现在( )。
- A:赔偿主体不同
- B:赔偿的程序不同
- C:发生的基础不同
- D:归责原则不同
答 案:ABCD
解 析:国家赔偿的主体是国家机关,民事赔偿的主体是民事主体,A项正确。国家赔偿有行政赔偿程序和刑事赔偿程序两种。受害人可以直接向有关机关申请赔偿,行政赔偿可以由受害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而民事赔偿适用民事第一审普通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故B项正确。国家赔偿发生在国家权力的动作过程中,由国家侵权行为引起;而民事赔偿则由发生的侵权行为引起,发生在民事活动中,与公共权力的动作无关。故C项正确。2012年修正后的《国家赔偿法》,实行的是以违法归责为主,以结果归责原则为补充的多元化归责原则,但国家赔偿一定要遵循法定赔偿原则。民事赔楼主要采用归责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归责原则又分为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两种。故D项正确。
4、社区安全防范的工作要求()。
答 案:ABC
5、以下属于拘留形式的有()。
答 案:ABCD
6、程序公正具有以下哪几个方面的含义?()
- A:以实现实体公正为目标
- B:充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C:克服执法者的随意性
- D:确保执法者的威严
答 案:ABC
7、 贪污贿赂罪的构成要件一般有( )。
- A:犯罪的客体,是侵犯社会主义公有财产所有权,破坏国家职务廉洁性
- B:犯罪的客观方面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受贿,以及向其他人员行贿、介绍贿赂的行为
- C:犯罪主体,必须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D:犯罪的主观方面,多数是故意,少数是过失
- E:利用本人的威望或影响
答 案:AB
解 析:贪污贿赂罪不仅严重地侵犯了公共财产的所有权,还妨害了国家的廉政建设制度,故A项正确。贪污贿赂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侵害国家廉政制度情节严重的行为。其中,多数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也有的是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密切相关,如拒不说明巨额财产来源、隐瞒境外存款,还有的是与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具有对向性的行贿、介绍贿赂的行为,故B项正确。少数贪污贿赂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没有利用职权之便,如行贿罪、介绍贿赂罪等,故C项错误。本罪在主观方面均由故意构成,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不能构成本类犯罪,D项错误。E项不属于贪污贿賂罪的构成要件,不当选。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认定有罪.
- B:定罪权由检察院统一行使
- C:公安司法机关有权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 D:定罪权是刑事审判权的核心
答 案:ACD
主观题
1、领导调动你,你觉得知识背景和能力不胜任,另一职位比较适合,你怎么办?
答 案:(1)如果领导调我到这个职位是因为不熟悉我,那么我会在恰当的时间向领导说明,我的特长和知识背景。请求调到另一职位。如果领导把我调到这个职位是想锻炼我的能力,我会坚决执行领导的安排。并对领导表示感谢。
(2)从新审视自己,给自己定位,摆正心态,把这次调整当作一次机会,努力锻炼自己,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3)我会尽快熟悉工作内容与流程,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多向领导和同事学习,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同事关系和工作环境,并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
2、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 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答 案:24小时
4、某人使用针管注射毒品被查获,其注射针管属()。
答 案:作案工具
5、老同事当众严厉的批评你服务意识不强,你会怎么看?
答 案:(1)面对老同事的批评,我会虚心接受,当场道歉。
(2)老同事批评我也是对我的爱护,说明老同事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我因有这样的同事而感到荣幸。
(3)我会认真反省自己,查找原因,如果是自己工作做的不到位,那么要加强学习,强化服务意识,多向领导和老同事请教,加强与同事的沟通交流。如果是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的问题,要改变工作方式,学习老同事的工作经验,做好本职工作,和谐同事关系。赢得领导的信任,同事的尊敬。
(4)如果是老同事误会了我,我会在恰当的时间、地点婉转的表达我的意思和感谢,增进彼此的了解,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6、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答 案: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修正版)第九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