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6月10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辅警协警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由假证言、流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成当依法给予治 安管理处罚。
答 案:对
2、人民警察的任务之一是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
答 案:对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2条规定:“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因此,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属于人民警察的任务之一,本题说法正确。
3、公安机关通过刑讯逼供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处罚的证据。()
答 案:错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9条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治安案件的调查,应当依法进行。严禁刑讯逼供或者采用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不得作为处罚的根据。”据此,本题说法错误。非法证据排除是当代司法制度基本原则,本题可依据常识判断。
4、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相同点就是都预见到结果必然发生()
答 案:错
解 析:间接故意是预见了危害结果的可能性,而非必然性。
5、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以外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介绍信。
答 案:错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五条中规定,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以外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
6、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和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答 案:错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I2条第1款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第13条第1款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7、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行政机关可以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70条第1项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一)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故行政机关“应当”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而不是“可以”。故本题说法错误。
8、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之前,将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告知当事人。()
答 案:对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4条第1款规定:“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享有的权利。”这是公安机关的告知义务,目的是为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
单选题
1、冒充()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涉嫌招摇撞骗罪。
- A:已退休的国家机关
- B:国家机关
- C:国有企、事业单位
- D:军人
答 案:B
2、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
答 案:A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 A:外国公民
- B: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
- C:外国公务人员
- D:华侨
答 案:B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享有外交特权和格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4、不构成抢劫罪的情形是()。
- A:携带凶器抢夺
- B:诈骗犯罪嫌疑人为了防护已经到手的赃物不被追回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
- C:盗窃犯罪嫌疑人为湮灭现场遗留的犯罪证据而对发现人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
- D: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财物
答 案:D
5、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
答 案:C
6、公民甲、乙、丙三人因有结伙作案的重大犯罪嫌疑被公安机关于2013年12月10日刑事拘留,公安机关于2014年1月13日向检察机关提请审査批准逮捕。检察机关2014年1月15日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书,公安机关于当日将三人释放。现甲、乙、丙三人可以获得的国家赔偿是()。
- A:2013年12月10日至2014年1月13日的限制人身自由损失
- B:2013年12月10日至2014年1月15日的限制人身自由损失
- C:没有赔偿
-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答 案:D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17条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二)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本题题干并没有说明犯罪嫌疑人因何原因不批准逮捕,如果是没有犯罪行为的话,国家应当赔偿对当事人拘留、逮捕、起诉等被羁押期间所遭受的损失。如果实际有犯罪行为,但是因《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而不追究刑事责任,则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故本题应选择D项
7、某市公安局督察队发现民警王某在执行公务时歪戴警帽,督察人员可以()。
- A:当场予以纠正
- B:带离现场
- C:予以训诫
- D:责令其停止执行职务
答 案:A
8、 下列关于行政许可设定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卫生部有权对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 B:文化和旅游部有权设定行政许可
- C:湖南省人民政府的规章有权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
- D:国务院决定对纺织品进出口实行配额限制
答 案:B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16条第3款规定:“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第4款规定:“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此为行政许可的规定权,卫生部的行政规章均可对上位法已设定的行政事项进行具体化规定,A项正确。第14条第2款规定:“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实施后,除临时性行政许可事项外,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规。”由此可知,非经常性行政许可,国务院必要时可以以决定的方式设定,D项正确。第15条第1款规定:“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C项湖南省人民政府政府有行政许可规章设定权,正确。行政许可设定权中的规章是指省级政府规章,国务院部门虽然也是规章制定主体,但其制定的规章不得设定任何形式的行政许可,B项文化和旅游部没有行政许可设定权,错误。
多选题
1、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应遵循的程序有()。
- A:侦査人员不得少于2人
- B:犯罪嫌疑人应如实回答侦査人员的一切提问
- C:须出示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 D:对犯罪嫌疑人在拘留或逮捕后24小时内应当进行讯问
答 案:ACD
2、2005年5月10日,民警张某在巡逻中,发现一外地男青年因使用假币与商贩争吵,经出示人民警察证,对其当场盘问、检查,发现其包内有5张百元假币,该青年说不清来源,遂将其带至派出所,决定继续盘问12小时。该青年在所内拒不回答任何问题。经派出所长批准,决定再对其延长盘问至48小时,考虑到审查工作需要,没有通知其家属。试问,本案中该派出所在履行职责中,存在以下哪些执法问题?()
- A:民警张某无权决定继续盘问12小时
- B:派出所长无权决定延长继续盘问至48小时
- C:未依法通知被盘问人的家属或者所在单位
- D:该青年不属于继续盘问的对象
答 案:ABC
3、下列情形中,不属于故意杀人罪实行行为的是()。
- A:秦谋为谋杀孙某在黑市购买一支半自动步枪,以便杀孙某时使用
- B:章某为谋杀赵某而在赵某饮用的咖啡中投放剧毒药物
- C:向某为谋杀李某而花10万元雇用国际杀手
- D:李某为谋杀刘某而持西瓜刀潜人刘某家中隐藏、守候
答 案:ACD
解 析:本题主要考查犯罪预备与实行行为的区分。《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之间主要的切入点为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着手”,即是否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具有法益侵犯紧迫危险的行为。如果行为尚未着手,绝不可能是故意犯罪的既遂或者未遂,并根据行为人没能着手的原因,分别认定犯罪预备(意志以外的原因)与犯罪中止(意志以内的原因);如果犯罪行为已经着手,绝不可能成立犯罪预备。本案中,A项秦谋为谋杀孙某购买半自助步枪的行为、C项向某为谋杀李某雇用国际杀手的行为和D项李某为谋杀刘某而持刀潜入刘某家中隐藏、守候的行为均属于为实行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均属于犯罪预备;而B项章某为谋杀赵某而在赵某的咖啡中投放剧毒药物的行为已经是着手实施故意杀人的行为。
4、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但由于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公安机关可()。
答 案:ABC
解 析: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但由于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应当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5、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以外的行政处罚。
- A:限制人身自由
- B:责令停产停业
- C:没收违法所得
- D: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答 案:AD
6、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但由于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公安机关可()。
答 案:ABC
7、下列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问、检查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盘问、检查的对象是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
- B:人民警察实施盘问、检查时应当出示相应证件
- C:人民警察实施盘问、检查的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 D:对被盘问人继续盘问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答 案:ABC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9条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1)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2)有现场作案嫌疑的;(3)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4)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24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48小时,并应当留有盘问记录。对于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对于不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释放被盘问人。据此,ABC项正确。D项盘问的留置时间是24小时,继续盘问的时间“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意思是只能延长24小时,所以D项错误。
8、 符合行政复议法对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纠纷的复议处理有关规定的有( )。
- A:海南省政府对某土地使用权的确认的行政复议裁定是终局裁定
- B:对某矿所有权的确认只能经过行政复议程序
- C:对某荒地的使用权的救济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程序
- D:对某土地所有权的确认只能经过诉讼程序
- E:以上都正确
答 案:AC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30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收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故A项正确。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纠纷应当复议前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提起行政诉讼,故C项正确,B项、D项、E项错误。
主观题
1、一个生活小区供电供水断断续续,小区业主向物管反映。假如你是该小区物管,你怎么处理?
答 案:(1)我会首先向业主们道歉,承认这是自己工作上的不足,没有及时发现小区供电供水断断续续的情况。安抚本区的居民的情绪,感谢他们及时反映,并向他们保证会很快解决这一问题。
(2)立即组织人员调查停水停电的原因,如果是线路问题,则立即联系有关电力、供水部门,反映情况,要求他们尽快解决。如果是其他的问题,比如物业欠费,则应向居民讲明情况,制定解决方案,并尽快实施。
(3)总结经验教训,并向领导汇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经常去居民区走动,与居民们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设立物业管理咨询电话。对居民反映的各项问题尽快地加以解决,做好服务工作。
2、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
答 案:行政处分
3、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需要继续盘问的,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将继续盘问时间延长至()小时。
答 案:48
4、如何理解宪法的根本法地位?
答 案: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5、简要回答宪法是根本大法。
答 案: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6、领导派你配合一位老同志,你觉得他方法不妥,怎么办?
答 案:(1)如果我配合老同志一块完成一项工作,我一定会向老同志虚心学习,并承担自己能承担的尽可能多的工作;在生活上也要给予老同志细心的照顾。
(2)如果我觉得老同事的方法不妥,我会换位思考,重新审视、判断,看是否是自己的见解不成熟,如果思考之后,还是觉得老同事的方法欠妥当,我会把我的建议形成书面的资料,并耐心诚恳的和老同事沟通交流,征询老同事的意见,并达成一致。相信在我认真诚恳的工作之后,老同事会改变原来的处理方法。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的尊敬老同事,向老同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