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3月12日

2025-03-12 09:00:05 来源:勒克斯教育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Scan me!

2025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3月12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辅警协警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某公司没有给其业务员张某开具授权委托书,仅让其使用加盖公司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签订合同,这应视为授予代理权。()

答 案:对

2、对在公共场所停放尸体或者停放尸体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工作秩序的行为.人民警察应先进行劝阻, 行为人不听劝阻的才能予以治安处罚。

答 案:对

3、对于单位犯罪,《刑法》上规定实行单罚制。

答 案:错

4、人民警察个人或者集体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特殊贡献的,给予奖励。奖励分为:嘉奖、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光荣称号。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31条规定:“人民警察个人或者集体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特殊贡献的,给予奖励。奖励分为:嘉奖、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对受奖励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提前晋升警衔,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题干“授予光荣称号”表述不当,应为“荣誉称号”,故本题说法错误。

5、对于组织. 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答 案:对

6、收购公安机关通报寻査的赃物或者有赃物嫌疑的物品的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答 案:对

7、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答 案:对

8、任何人为避免本人危险而实施的紧急避险行为,都可以适用我国《刑法》关于紧急避险的规定。

答 案:错

解 析:《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故本题说法错误。

单选题

1、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是()小时。

  • A:8
  • B:12
  • C:24
  • D:48

答 案:B

解 析:根据《刑诉法修正案》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2、陈某与陆某是邻居,陈某家建房挖地基,导致陆某房屋墙面出现裂缝。陆某遂找陈某要求修繕,遭到陈某拒绝。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陈某不可以挖地建房,因为挖地建房会损伤邻居家陆某的房屋
  • B:陆某家的墙面出现裂缝,属于意外事件,陈某不需要承担责任
  • C:陈某可以挖地建房,但对邻居陆某房屋造成的损害应当给予赔偿
  • D:陈某在自家的地基上建房,造成陆某家的墙面出现裂缝,不需要承担责任

答 案:C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相邻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因对不动产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应当给予便利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陈某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房是符合规定的,但是,因此造成了邻居陆某的直接经济损失,应当予以赔偿。

3、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

  • A:15日,30日
  • B:30日,20日
  • C:15日,15日
  • D:30日,30日

答 案: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抢劫罪与抢夺罪对取得财物的数额的要求不同
  • B:抢劫罪与抢夺罪侵犯的客体内容完全相同
  • C:抢劫罪与抢夺罪的犯罪目的不同
  • D:14周岁以上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抢劫罪与抢夺罪的犯罪主体

答 案:A

5、关于采取技术侦察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侦查犯罪的需要,人民警察可自由决定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 B: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公安机关可自由决定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 C: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办案民警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直接决定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 D: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答 案:D

6、( )是公安机关实施扣押、扣留、查封、抽样取证、先行证据保存等证据保全措施时使用的文书。

  • A:证据保全决定书
  • B:鉴定聘请书
  • C:调取证据通知书
  • D:拘留通知书

答 案:A

7、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

  • A:行贿
  • B:不是行贿
  • C:介绍行贿
  • D:受贿

答 案:B

8、《治安管理处罚法》以()的形式公布。

  • A:国家主席令
  • B:全国人大决议
  • C:国务院总理令

答 案:A

多选题

1、 关于放火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放火的方式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
  • B:既可以直接使对象燃烧,也可以通过媒介物使对象燃烧
  • C:燃烧的对象主要是公私财物
  • D:自焚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可以成立放火罪
  • E:尚未独立燃烧及时被他人扑灭的,认定为放火罪未遂

答 案:ABCDE

解 析:《刑法》第114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115条第1款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放火罪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属于故意犯罪(过失犯罪构成失火罪),行为方式包括作为或者不作为,作为犯罪的表现为通过放火直接或者通过媒介物使对象燃烧,不作为犯罪则是负有防止火灾发生的特定义务,而且能够履行这种特定义务而不履行,以致发生火灾。放火罪的对象主要为公私财物,包括自己人身。其中,私人财物既包括他人的,也包括自己的,只有故意犯罪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即构成放火罪。放火罪在犯罪形态上,存在既遂和未遂。在未遂的认定标准上,为保护公共安全,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一般采用更为严格的独立燃烧说,即火势脱离放火的媒介物,达到独立燃烧的程度即为放火罪的既遂。尚未独立燃烧及时被他人扑灭的,认定为放火罪未遂。

2、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0条的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実清楚,证据确凿,处()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作岀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 A:警告
  • B:处分
  • C:扣分
  • D:200元以下罚款

答 案:AD

3、民警王某休假期间着便装乘公共汽车回故乡,在车上恰遇两名歹徒持刀对乘客实施抢劫,王某见状与歹徒搏斗。后在乘客的协助下将歹徒制服,王某负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在非工作时间制止紧急犯罪,属于见义勇为
  • B:王某虽然是在非工作时间制止紧急犯罪,但仍然属于履行职责
  • C:如果王某因此致残,应当按照见义勇为的相关规定,由国家给予抚恤或者补偿
  • D:如果王某因此致残,应当与现役军人享受国家同样的抚恤和优待

答 案:BD

4、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任务,体现了社会主义性质
  • 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时代的特征,体现了改革开放的要求
  • C: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统一而又分层的结构特征
  • 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主要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答 案:ABCD

解 析:题干4个说法均正确。

5、 下列诉讼权利中,不属于行政诉讼主体所共有的权利包括( )。

  • A:起诉权
  • B:选择管辖权
  • C:申请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 D:上诉权
  • E:辩论权

答 案:ABC

解 析:本题考查行政法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属于出题人设置的拉分题。行政诉讼又称“民告官”,行政诉讼主体包括行政机关、行政相对人和行政相关人。《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1款规定:“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由此可知,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不具有起诉权;第14条至第24条对行政诉讼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分别作出了规定,因此,行政诉讼主体并不享有选择管辖权;第56条第1款规定:“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停止执行:(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原告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三)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据此,申请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也不属于行政主体共有;第85条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本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由此可知,行政诉讼主体均具有上诉权;第10条规定:“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有权进行辩论。”辩论权贯穿于行政诉讼的始终,是每一个行政诉讼主体都享有的权利。

6、社区治安情报捜集的途径包括()。

  • A:走街串巷
  • B:案件査处
  • C:群众工作
  • D:阵地调控

答 案:BCD

7、侦査人员在侦査聚众斗殴案时,找到了现场的目击证人甲、乙、丙,下列程序错误的是()。

  • A:询问未成年人甲时可以通知其父母到场
  • B:为打消乙的顾虑.使其积极作证,侦査人员带乙到其家中进行询问并制作笔录
  • C:为取得证词,侦査人员委托未成年人甲的老师代为询问
  • D:为了全面了解案情,侦査人员将甲、乙、丙3人召集在一起回忆案发经过

答 案:CD

8、下列人员中,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有()。

  • A:被害人
  • B:自诉人
  • C: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 D:犯罪嫌疑人

答 案:ABC

主观题

1、你是一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一个上访者说有事要跟你们领导谈,见不到领导他就不走,而此时领导又在外地开会,临走时嘱咐过没有重大事件不要找他,这时你怎么处理这个事?

答 案:(1)热情接待上访者。让座,倒水。
(2)向上访者耐心解释,领导到外地开会研究抗震救灾问题去了。(或研究农村小学危房改造问题,在道德上博取上访者的认同)大约一个星期后能回来。
(3)细致了解上访者的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并留下上访者的电话。领导没回来期间,也要及时和上访者沟通。
(4)等领导回来后,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听从领导的指示,给上访者打电话,切实解决群众的问题。

2、对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行政案件,在必要时可以由()管辖。

答 案:主要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

3、某人使用针管注射毒品被查获,其注射针管属()。

答 案:作案工具

4、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答 案:24小时

5、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 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答 案:审判权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
用户服务协议与隐私政策

感谢您信任并使用聚题库系统。我们深知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保护您的个人权益,在使用产品前请充分阅读并理解《用户服务协议》《隐私协议》


长沙聚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沙聚优”)在此特别提醒您在使用相关服务前,请认真阅读协议条款内容,确保您充分理解协议中各条款,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法律适用和管辖的条款,以及开通或使用某项服务的单独协议,并选择接受或不接受。如你未满18周岁,请在法定监护人陪同下仔细阅读并充分理解本协议,并征得法定监护人的同意后使用“聚题库”软件及相关服务。除非您接受本协议所有条款,否则您无权注册、登录或使用本协议所涉服务。


隐私权政策适用我们提供的软件、网站、服务,包括但不限于适用于电脑、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及服务。


本隐私权政策旨在帮助您了解我们会收集哪些数据,为什么收集这些数据、会利用这些数据做什么以及我们如何保护这些数据。了解这些内容,对于您行使个人权利及保护您的个人信息至关重要,请您在使用我们产品或服务前务必抽出时间认真阅读本政策。

不同意
同意

需要获得您的同意后才能使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