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3月05日

2025-03-05 09:00:04 来源:勒克斯教育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Scan me!

2025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3月05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辅警协警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答 案:对

2、对已满60周岁的老年人适用继续盘问,必须在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的4小时以内盘问完毕,且不得送入候问室。

答 案:错

3、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应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答 案:错

解 析: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应当以私分国有资产罪论处。因此,题干所说的“职务侵占罪”错误。

4、公安派出所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自行决定实行交通管制。

答 案:错

5、对涉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法定最高处罚为非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的人员,不得适用继续盘问。

答 案:对

6、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必须釆取保护性强制措施。

答 案:错

7、具体行政行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行政复议机关可以调查补证后作出维持决定。()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28条第1款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三)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2.适用依据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据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具体行政行为,应S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本题错误。

8、因违法使用警械、武器或者疏于管理导致被盘问人在继续盘问期间自杀身亡、被殴打致死或者其他非正常死亡的,应当对该派出所所属公安机关的分管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予以处分。

答 案:对

单选题

1、张军是精神病人,某天突然持菜刀追杀同村的张秀芳,将她逼到一间旧房子里,张秀芳无路可逃,顺手抓起一个花瓶打向张军,致使张军的眼睛受伤致瞎,张秀芳的行为属于( )。

  • A:故意伤害
  • B:紧急避险
  • C:防卫过当
  • D:正当防卫

答 案:D

解 析:犯罪的排除事由是指我国刑法理论上的正当行为,形式上符合犯罪的构成要件而实际上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主要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而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本案中,张军持菜刀追杀张秀芳,对于张秀芳来说,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张秀芳顺手拿起花瓶打向张军,主观上具有防卫意识,而且是针对的不法侵害人也就是张军进行的防卫,而且只是造成张军眼睛受伤,没有超过必要限度,所以符合正当防卫的情形。故D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因为没有超过必要限度,所以不是防卫过当。而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的主要区别在于正当防卫是针对的不法侵害人本人而紧急避险是针对的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本题中没有涉及第三人,故B选项错误。故意伤害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要求主观上具有伤害他人的故意,而本题中,张秀芳是因为存在不法侵害,为了保护自身利益才向张军扔的花瓶,所以不成立故意伤害,A选项错误。

2、我国《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

  • A: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
  • B:全国人大和国务院
  •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各部委

答 案:C

解 析:《立法法》第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3、下列不符合先行拘留条件的是()。

  • A:在场目睹的证人指认其实施抢劫
  • B:在其身上发现有大量毒品
  • C:在其身上发现5盘黄色光碟
  • D:在其身上发现有假钞模版及大量假钞

答 案:C

4、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 A:6个月
  • B:3个月
  • C:10个月
  • D:2个月

答 案:A

5、十七周岁的某甲在现场观看大型文艺表演时,因讨厌某歌星多次向场内投掷饮料瓶,经制止不听,后被扭送公安机关。现查明甲为初次实施违法治安管理的行为,对甲的行为应()。

  • A:批评教育
  • B:不予处罚
  • C:可以裁决拘留但不执行

答 案:C

6、列入武警部队序列的消防、警卫、公安边防部门的人员违反治安管理的案件,由()。

  • A:武警部队保卫部门管辖
  • B:公安机关管辖
  • C:军地双方共同管辖

答 案:B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应由( )

  • A:审判机关行使
  • B:检察机关行使
  • C:公安机关行使
  • D:监察机关行使

答 案:C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8、赵帆与李娟离婚时,约定女儿赵雯随李娟。后李娟与张良再婚,赵雯与张良形成具有抚养关系的继父女关系。某日,张良与赵帆因意外事故均死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赵雯既有权继承张良的遗产,也有权继承赵帆的遗产
  • B:赵雯既无权继承张良的遗产,也无权继承赵帆的遗产
  • C:赵雯有权继承张良的遗产,而无权继承赵帆的遗产
  • D:赵雯无权继承张良的遗产,但有权继承赵帆的遗产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关系,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继子女继承了继父母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父母的遗产。因此赵雯既有权继承其亲父的遗产,也有权继承其继父的遗产。

多选题

1、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 B: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
  • C: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
  • D:土地的所有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答 案:ABC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因此,土地所有权不得转让,可以转让是土地使用权。

2、金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

  •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B: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C:加强社会主义法治
  •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 案:AB

3、下列属于我国法的本质属性的有()。

  • A:国家强制性
  • B:权威性
  • C:阶级性
  • D:人民性

答 案:CD

解 析:法的本质属性就是阶级性。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阶级性体现为人民性。

4、 张某用枪射杀孙某,孙某中弹倒地。张某以为孙某已死亡,遂离去。实际上,孙某只是中弹受伤,并没有死亡。张某的行为属于( )。

  • A:不能犯未遂
  • B:实行终了的未遂
  • C: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 D:能犯未遂

答 案:BD

解 析:本题属于出题人设置的拉分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考查犯罪未遂类型的区分。《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可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犯罪人已将其认为达到既遂所必需的全部行为实行终了,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使犯罪人未能将他认为达到既遂所必需的全部行为实行终了,因而未得逞。实行终了的未遂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对法益侵犯的程度不同。其中法益侵犯的程度应以客观事实为标准。本案中,张某用枪射杀孙某,孙某中弹倒地。张某已将杀死孙某的全部行为实施完毕,孙某最终未死亡,故属于实行终了的未遂。未遂犯属于具体的危险犯,具有法益侵犯性。不能犯没有导致法益侵犯的危险,即没有法益侵犯性,不可能成立犯罪,因此不存在不能犯未遂这种形态。本案中,孙某只是中弹受伤,并没有死亡。而张某有打死孙某的可能性,故属于能犯未遂.

5、述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 A:情节轻微的
  • B: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的
  • C: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 D:有立功表现的

答 案:CD

6、下列关于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逮捕的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 A: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 B:可能判处刑罚
  • C: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 D:釆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有逮捕必要的

答 案:ACD

7、刑事诉讼活动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关系()

  • A:分工负责
  • B:互相依靠
  • C:互相配合
  • D:互相制约

答 案:ACD

8、与刑事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应当回避。

  • A:侦査人员
  • B:勘验、检査人员
  • C:鉴定人员
  • D:翻译人员

答 案:ACD

主观题

1、辨认违法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对违法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时,不得少于()的照片。

答 案:7人10人

2、领导调动你,你觉得知识背景和能力不胜任,另一职位比较适合,你怎么办?

答 案:(1)如果领导调我到这个职位是因为不熟悉我,那么我会在恰当的时间向领导说明,我的特长和知识背景。请求调到另一职位。如果领导把我调到这个职位是想锻炼我的能力,我会坚决执行领导的安排。并对领导表示感谢。
(2)从新审视自己,给自己定位,摆正心态,把这次调整当作一次机会,努力锻炼自己,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3)我会尽快熟悉工作内容与流程,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多向领导和同事学习,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同事关系和工作环境,并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

3、我国《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答 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4、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答 案: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5、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 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答 案:根本宗旨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
用户服务协议与隐私政策

感谢您信任并使用聚题库系统。我们深知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保护您的个人权益,在使用产品前请充分阅读并理解《用户服务协议》《隐私协议》


长沙聚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沙聚优”)在此特别提醒您在使用相关服务前,请认真阅读协议条款内容,确保您充分理解协议中各条款,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法律适用和管辖的条款,以及开通或使用某项服务的单独协议,并选择接受或不接受。如你未满18周岁,请在法定监护人陪同下仔细阅读并充分理解本协议,并征得法定监护人的同意后使用“聚题库”软件及相关服务。除非您接受本协议所有条款,否则您无权注册、登录或使用本协议所涉服务。


隐私权政策适用我们提供的软件、网站、服务,包括但不限于适用于电脑、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及服务。


本隐私权政策旨在帮助您了解我们会收集哪些数据,为什么收集这些数据、会利用这些数据做什么以及我们如何保护这些数据。了解这些内容,对于您行使个人权利及保护您的个人信息至关重要,请您在使用我们产品或服务前务必抽出时间认真阅读本政策。

不同意
同意

需要获得您的同意后才能使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