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2月23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辅警协警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凡采用刑讯逼供或者采用威胁、引诱、欺骗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手段收集证据。都是非法证据。
答 案:对
2、在讯问中,需要运用证据证实犯罪嫌疑人的罪行时,应当防止向被害人泄露案情。()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06条第2款规定:“侦查人员不得向证人、被害人泄露案情或者表示对案件的看法,严禁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询问证人、被害人”
3、陆某在16周岁时杀人,到19周岁时被抓捕归案,审判时20周岁,因此可以判处死刑。
答 案:错
4、偷拍的照片可以作为某些案件的证据使用,所以,以非法手段收集的某些证据可以作为治安案件处罚的根据。
答 案:错
5、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必须先给予警告处罚。
答 案:对
6、完善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
答 案:对
7、用污秽物品泼洒在他人墓碑上的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答 案:对
8、人民警察的回避,由所属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
答 案:对
单选题
1、下列选项属于公民政治权利的是()。
- A:平等权
- B:选举和被选举权
- C:宗教信仰自由
- D:劳动权
答 案:B
解 析:《宪法》规定,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等。其他三种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并不是政治权利。
2、下列选项中效力最高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xx法(试行)》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xx法实施细则》
- C:国务院制定的《xx条例》
- D: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xx办法》
答 案:A
解 析:法的效力位阶是指不同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法律渊源体系中所处的效力位置和等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2)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3)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因此A选项中全国人大立法效力最高。
3、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在收到赔偿申请之日起( )内作出赔偿处理的决定。
答 案:B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定,应当充分听取赔偿请求人的意见,并可以与赔偿请求人就赔偿方式、赔偿项目和赔偿数额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规定进行协商。
4、下列不属于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 )。
- A:甲乙两个公司发生的租赁合同纠纷
- B:胡某与其弟弟因继承发生的纠纷
- C:杨某与其供职的公司之间发生的知识产权纠纷
- D:赵某与行政机关因罚款数额发生的纠纷
答 案:D
解 析: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D选项赵某与行政机关之间不是平等主体,因此不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而是行政法律关系,应由行政法加以调整。
5、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 A:警告或者300元以下罚款
- B:吊销许可证
- C: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
- D:200元以下罚款
答 案:C
6、同一项财产()同时存在两个所有权。
- A:不能
- B:能
- C:有时能,有时不能
- D:由当事人约定是否能
答 案:A
7、下列哪些情形可以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 A:胁迫他人乞讨的
- B:诱骗他人乞讨的
- C: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
答 案:C
8、关于在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死亡,但对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应当依法没收的,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由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并没收犯罪嫌疑人存款上缴国库,或返还被害人
- B:由检察院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并没收犯罪嫌疑人的存款上缴国库,或返还被害人
- C:由检察院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并申请法院裁定通知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的金融机构上缴国库或返还被害人
- D:由检察院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并申请法院裁定通知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的金融机构上缴国库或者返还被害人
答 案:C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298条规定:“对于贪污贿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公安机关认为有前款规定情形的,应当写出没收违法所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应当提供与犯罪事实、违法所得相关的证据材料,并列明财产的种类、数量、所在地及查封、扣押、冻结的情况。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查封、扣押、冻结申请没收的财产。”同时,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死亡,应当由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
多选题
1、道路上的治安问题,具有()特点.
答 案:ABC
2、犯罪地包括()。
- A:报案地
- B:犯罪行为发生地
- C:犯罪结果发生地
- D:立案地
答 案:BC
3、 赔偿义务机关承担刑事赔偿责任后应当向工作人员追偿的情形包括( )。
- A:在处理案件中有贪污受贿行为的
- B:在处理案件中有徇私舞弊行为的
- C:在处理案件中有重大过失的
- D:放纵他人以殴打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的
- E:违法使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的
答 案:ABDE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31条规定:“赔偿义务机关赔偿后,应当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作人员追偿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一)有本法第十七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情形的;(二)在处理案件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对有前款规定情形的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当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A项、B项、D项、E项均正确。第16条第1款规定:“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该条规定的对重大过失行为人的责任追偿特指行政赔偿中的重大过失,而非刑事赔偿中的重大过失,第31条并没有规定可以向处理案件中有重大过失的责任人追偿,第16条不适用于刑事国家赔偿部分。故排除C项。
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規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应当由作出处罚决定的人民警察签名并盖章
- B: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被处罚人有权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
- C:治安管理姓罚决定书中应当载明证法的事实和证据
- D:被处罚人中清行政复议应当在法定的期限内提出
答 案:BCD
5、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政法工作的指导地位,最根本的就是要()。
- A: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 B:坚持邓小平理论
- C: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D:坚持科学发展观
答 案:ABCD
6、 经警告无效,人民警察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的情形有( )。
- A:殴打他人
- B:侮辱妇女
- C:聚众扰乱车站
- D:危害社会秩序需要当场制止
- E:非法举行游行示威
答 案:ABCDE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7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一)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二)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三)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七)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故全部选项均正确。
7、依法独立行使司法职权的机关,包括()。
答 案:AB
8、立案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 A: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
- B: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归案:
- C: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 D: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答 案:AC
主观题
1、如有遭遇暴力执法的执法对象前来机关申诉,你作为办事人员该怎么处理?
答 案:(1)热情接待,冷静处理。首先热情接待来申诉的人员,用真诚的态度,平静申诉人员的情绪。其次,认真听取申诉人员的诉说,并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最后,向申诉人员讲明国家的法律政策,并记下申诉人员的电话和办公室电话,请申诉人员耐心等待调查处理结果。
(2)及时汇报,听取领导指示。及时、如实地向领导报告,并把记录的情况呈交,听取领导指示。
2、如何理解宪法的根本法地位?
答 案: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3、什么是商业贿赂?。
答 案: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贿赂的一种形式,但又不同于其他贿赂形式。
4、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需要继续盘问的,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将继续盘问时间延长至()小时。
答 案:48
5、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对涉及的(),应当予以保密。
答 案:商业秘密
6、怎样理解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
答 案: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党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改建议,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宪法修改。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