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每日一练试题11月08日

2022-11-08 10:56:06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2年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每日一练试题11月08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的作者是

  • A:普列汉诺夫
  • B:席勒
  • C:马克思
  • D:恩格斯

答 案:A

解 析:《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是俄国文艺评论家普列汉诺夫的著作。

2、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名为

  • A:《英雄》
  • B:《命运》
  • C:《合唱》
  • D:《田园》

答 案:C

3、演员是()和体验的结合,这二者是演员的基本能力。

  • A:发现
  • B:感受
  • C:表演
  • D:创作

答 案:C

主观题

1、绘画作品:《游春图》。

答 案:(1)展于虔是我国隋代的一位贵族士大夫出身的专业画师,曾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卷轴山水画。作为魏晋六朝中国山水画萌芽期和后代之间的艺术传承,《游春图》提供了文字著作以外的画迹明证,超越了以前“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山水草创阶段,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时期。
(2)这是一幅充满古典贵族的精致辉煌气息的金碧青绿山水图,措绘的是贵族士人在一片春山绿水之间怡然踏青泛游之景。
(3)这幅画的特色首先在于构图置景之境界阔大,气字轩昂。整个画面采用俯视法取景,青山与坡岸对峙开阖,春水自右下向左上流动,右上斜角的景物实则虚之,左下斜角的景物虚则实之,变化有法,带来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在整个意境中,势若奔趋的山峦无疑是画面主旋律的呈现,而树木的落落点缀则使山峦显得更为峻厚,大片江水的网纹和山间缭绕浮动的白云,更像是音乐中的一片和声,以虚衬实,使主体在丰厚之中透露出无限空灵。画中的点景人物作为点题的描绘,虽然在整个山水氛围中显得那么渺小,但由于运用了村托手法而使之是得格外醒目,就好像是画龙点睛一样,一下便凸现了游春的主题。此图的用笔和设色相当工细,采用的是勾线立骨、青绿填色的技法。在青绿重色的画面上,还运用了泥金和白粉,并有桃杏和仕女红装等色彩变奏,整体画面色彩金碧辉煌,显得沉厚丰富而又清纯。

2、音乐艺术: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答 案:贝多芬为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结构严谨、完整、均衡,手法简练、形象生动、层次清晰,各乐章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整个作品情绪激昂、气魄宏大,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品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明亮的快板,2/4的拍子,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采用稍快的行板,3/8的拍子,双主题变奏曲式;第三乐章采用快板,3/8的拍子,诙谐曲;第四乐章采用快板,4/4的拍子,奏鸣曲式。整个乐曲采用从小调到大调,从弱奏到强奏以及相应的配器手法,成功地表达了“通过斗争走向胜利”的思想。

解 析:贝多芬为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结构严谨、完整、均衡,手法简练、形象生动、层次清晰,各乐章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整个作品情绪激昂、气魄宏大,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品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明亮的快板,2/4的拍子,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采用稍快的行板,3/8的拍子,双主题变奏曲式;第三乐章采用快板,3/8的拍子,诙谐曲;第四乐章采用快板,4/4的拍子,奏鸣曲式。整个乐曲采用从小调到大调,从弱奏到强奏以及相应的配器手法,成功地表达了“通过斗争走向胜利”的思想。

3、戏曲艺术:《长生殿》

答 案:清代戏曲家洪异的代表作。全剧分上、下两部,共五十出,描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凄美哀婉的爱情悲剧。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后骄奢放纵,排除异己,李隆基则淫逸无度,不理朝政。后来,安禄山谋反,仓促间唐军无力抵抗,李隆基只好携杨玉环奔蜀。行至马嵬驿,六军不发,杀死杨国忠,逼死杨玉环。平乱之后,李隆基返回长安,日夜思念杨玉环,派道士寻觅贵妃鬼魂,最后在嫦娥的帮助下终于在月宫团圆。《长生殿》以抒情的笔调,把动人的故事情节同广泛深刻的社会矛盾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以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宏伟的场和优美的曲调,把古典戏曲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26(简答题)

解 析:清代戏曲家洪异的代表作。全剧分上、下两部,共五十出,描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凄美哀婉的爱情悲剧。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后骄奢放纵,排除异己,李隆基则淫逸无度,不理朝政。后来,安禄山谋反,仓促间唐军无力抵抗,李隆基只好携杨玉环奔蜀。行至马嵬驿,六军不发,杀死杨国忠,逼死杨玉环。平乱之后,李隆基返回长安,日夜思念杨玉环,派道士寻觅贵妃鬼魂,最后在嫦娥的帮助下终于在月宫团圆。《长生殿》以抒情的笔调,把动人的故事情节同广泛深刻的社会矛盾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以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宏伟的场和优美的曲调,把古典戏曲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26(简答题)

论述题

1、结合个人体验,阐释艺术鉴赏的具体流程。

答 案:艺术鉴赏流程包括3个方面: (1)直觉与感知。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感知是指人们在注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也已开始关注审美对象的意义。鉴赏活动往往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它将使鉴赏者完成对作品形式美的注意和对其意义的初步感受。 (2)体验与想象。在鉴赏过程中,主体以自身审美经验为基础,潜入作品情境之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所包含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同时由于审美想象和联想的展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进行交流,洞察其深层意蕴,并逐渐生成审美愉悦。 (3)理解与创造。理解既包括对于作品的形象、情境、形式、语言的审美认识,也包括对于作品整体价值的追寻。艺术鉴赏的结果是接受者审美再创造的完成。鉴赏者对于作品中形象、情境、典型和意境的补充与完善,正是审美再创造的结晶。

2、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艺术典型。

答 案:(1)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本质意义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 (2)典型是优秀艺术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尤其在叙事性艺术作品中,塑造出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艺术典型,要求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对社会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是艺术典型塑造的起点,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 (3)鲁迅笔下的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成功的典型形象之一。他是中国南方农村无数破产农民中的一个,性格非常矛盾,盲目自大却又自轻自贱,蛮横霸道却又儒弱胆小,渴望革新却又狭隘守旧。鲁迅用许多情节塑造出了这一个活灵活现的独特个体。阿Q这种心理超越了阿Q个人,成为整个民族心理的象征,即所谓的“精神胜利法”,是人们不断欺骗自己来获得虚幻满足,从而忍受压迫的奴隶心理。不仅阿Q是这样,他身边的人无论是贫民还是地主也都如此,组成了一个完整真实的形象体系。故事发生在清末一个封闭落后的农村,这一时代和地点也非常典型。一方面,它是具体的一个村落和一段时间,生活着一群麻木愚昧的村民,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国社会封闭落后的缩影,代表了大多数未曾觉悟的国民。典型环境与阿Q这一典型形象高度概括了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状况和中国的国民性,对我们了解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病有极大的帮助。  

3、论述艺术创作的过程。

答 案:艺术创作过程大体上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它们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动态过程。(1)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它是创作主体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艺术体验包括了三个方面:
①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
②审美发现和审美领悟的发生。
③创造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
(2)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创作者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通过各种心理活动和特定艺术思维方式,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在头脑中形成艺术意象的过程。构思的方式及运作手段有:整合、变形、移情、意蕴的凝结。艺术构思形成了艺术意象,它是艺术创作者在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形象或情境。
(3)艺术表现是指艺术创作者选择并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将自己的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最终呈现为物态的存在,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境或形象体系的过程。艺术家在物化表现过程中应当进一步深化作品的内涵,这包括下列四个方面:
①主体在物化的表现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
②主体在物化的过程中应不断进行艺术语言的锤炼。
③艺术意蕴将在物化过程中获得提升。
④艺术内涵获得深化的表征是形象、意境或典型的生成。

简答题

1、简述艺术风格。

答 案:(1)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与艺术作品的形式、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风格是艺术家创作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2)风格既包括艺术家个人的风格,也包括流派风格、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等。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2024成考内部交流群
群号:665429327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