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4年成考专升本《医学综合》每日一练试题02月14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产生发绀的原因是由于血液中()
- A:氧合血红蛋白增多
- B:氧合血红蛋白减少
- C:还原血红蛋白增加
- D:还原血红蛋白减少
答 案:C
解 析: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的现象。一般当毛细血管中的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0g/L时,可出现发绀。
2、突触前抑制应该具备的突触结构类型是()
- A:胞体一胞体型
- B:轴突一胞体型
- C:轴突一轴突型
- D:轴突一树突型
答 案:C
解 析:轴突一轴突型突触是构成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前易化的重要结构基础。
多选题
1、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A: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为俞穴
- B:络脉从经脉分出的部位为络穴
- C: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为募穴
- D: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为郄穴
- E: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交会的八个腧穴为八脉交会穴
答 案:BDE
2、上腔静脉的直接属支有()
- A:左头臂静脉
- B:右头臂静脉
- C:头静脉
- D:左颈内静脉
- E:右锁骨下静脉
答 案:AB
解 析:上腔静脉收纳胸部、上肢、头颈等部位的静脉血,由左、右头臂静脉在第1胸肋结合处下缘的后方汇合而成,沿升主动脉右侧垂直下行,于第3胸肋关节下缘平面注入右心房。
B型单选(医学类共用选项)
1、静息时细胞膜两侧存在内负外正的电位差,称为()
答 案:A
2、阈下刺激时膜电位可出现()
答 案:B
A3A4型(医学类共用题干-单选)
1、为促进伤口一期愈合,清创最好在伤后多长时间进行()
- A:4~6小时
- B:8~10小时
- C:6~8小时
- D:10~12小时
答 案:C
解 析:清创时间越早越好,伤后6~8小时内清创一般都可达到一期愈合。
2、医师拟为患者行胸膜腔穿刺,胸膜腔穿刺术的适应证不包括()
- A:检查胸腔积液性质
- B:抽液减压
- C:胸膜腔内给药
- D:诊断肺癌
答 案:D
解 析:胸膜腔穿刺术常用于检查胸腔积液的性质,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胸膜腔内给药。
X型题(医学类共用选项)
1、引起急性肾衰竭的病因是()
- A:感染性休克
- B:血清过敏反应
- C:输尿管结石
- D:广泛烧伤
答 案:ABCD
解 析:引起急性肾衰竭的原因较多,可归纳为三类。①肾前性,主要为休克、大出血、严重脱水等造成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使肾灌注不足,引起少尿、肌酐清除率下降。②肾后性:多因双侧输尿管或肾的尿流突然受阻,继发急性肾衰竭,而出现氮质血症。如双侧输尿管结石、盆腔肿瘤压迫输尿管、前列腺肥大等。③肾性: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缺血、肾中毒所造成肾脏本身病变。大出血、感染性休克、血清过敏反应等常可造成肾缺血;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重金属(如铋、汞、铅、砷),四氯化碳,生物性毒素(如蛇毒、覃毒),造影剂过敏反应等均可造成肾中毒;此外,大面积烧伤、挤压伤、感染性休克、肝肾综合征等既可造成肾缺血,又可造成肾中毒。
2、关于脂肪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有()
- A:主要吸收形式是甘油、甘油一酯和游离脂肪酸
- B:脂肪分解产物与胆盐结合成混合微胶粒
- C:长链脂肪酸以淋巴途径吸收
- D:中、短链脂肪酸直接入血
答 案:ABCD
解 析: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甘油、甘油一酯、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甘油溶于水,同单糖一起被吸收,而脂肪酸、甘油一酯、胆固醇等则与胆汁中的胆盐形成混合微胶粒。脂肪酸进入上皮细胞后,长链脂肪酸和甘油一酯在内质网中重新被合成甘油三酯,胆固醇也重新酯化为胆固醇酯,它们与细胞中的载脂蛋白形成乳糜微粒,然后以出胞的方式进入组织间液,再扩散入淋巴。中、短链脂肪酸因能溶于水而直接进入血液。可见,脂肪经血液和淋巴两条途径而被吸收,由于人体摄入的动植物油中含长链脂肪酸较多,故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途径以淋巴为主。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