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初级经济师《初级工商管理》每日一练试题05月05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初级经济师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某设备的原始价值为80000元,每年低劣化增加值为2500元。在不考虑残值的情况下,根据低劣化数值法,该设备的最佳更新年限为( )年。
答 案:C
解 析:采用低劣化数值法,且不考虑残值的情况下,
依据题中数据代入可得答案为8年。
2、甲公司2015年向银行借款380万元,该项财务活动属于( )。
答 案:C
解 析:企业组织商品生产,必须以占有或能够支配一定数额的资金为前提。企业筹集资金表现为企业资金的流入。企业偿还借款、支付利息、股利以及付出各种筹资费用等,则表现为企业资金的流出。这种因为资金筹集而产生的资金收支,便是由企业筹资而引起的财务活动。
3、每一家超市只能有一名经理,而一名经理只能在一家超市任职。则在构建数据库时,超市和经理之间的对应关系是()。
- A:多对一关系
- B:一对多关系
- C:多对多关系
- D:一对一关系
答 案:D
解 析:每一家超市只能有一名经理,而一名经理只能在一家超市任职体现了超市和经理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为一对一关系。在现实世界中,实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这些关系可以分为一对一关系(1:1)、一对多关系(1:N)、多对多关系(N:M)三类。
4、公司上市后可以通过( )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
- A:送股
- B: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 C:盈余公积金转增股本
- D:配股和增发
答 案:D
解 析:发行普通股是股份制公司筹集股权资本的基本方式。公司上市后可通过配股和增发的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
5、企业要素是指一切能直接或间接为企业间接获得所需并能构成生产经营资源的,具有一定开发性、( )、选择性的天然或人造资源。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企业要素的概念。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经济活动所需要并能构成生产经营资源的,具有一定开发性、利用性、选择性的天然或人造资源。其它选项为干扰项。
多选题
1、新产品鉴定一般分为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鉴定,样品鉴定的内容主要有()。
- A:零件加工装配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 B: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是否齐全
- C:新产品的设计资料是否完整
- D:外观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 E:零部件、备件是否完整
答 案:CDE
解 析:A、B属于小批鉴定。新产品鉴定。新产品鉴定一般分为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鉴定。样品鉴定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新产品的设计资料是否完整,样品是否符合技术任务书、国家标准和其他技术文件的规定。如果是系列产品,还应检查是否符合技术任务书中规定的参数标准。②检查样品的精度和外观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进行空运转试验和负荷运转试验,然后再检查样品的精度。③检查零部件、备件的完整性。④对样品的结构、性能、工艺性和经济性做出总评价,对样品的优缺点做出结论,并提出改进建议,编写出样品试制鉴定书,提出是否可以转入小批试制的意见。小批鉴定的内容,除包括样品鉴定的内容外,一般增加以下内容:①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正式生产要求;②零件加工装配质量是否稳定和符合质量标准;③试验、检验手段是否齐全,应试、应检项目是否都经过检测;④检查实际工时和原材料消耗情况,并与定额相比较,修订出符合实际的先进定额;⑤检查正式投产前生产技术准备情况。
2、企业在进行生产过程空间组织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 A:满足工艺流程的要求
- B:有利于开展工会活动
- C:有利于合理利用空间
- D:有利于安全生产
- E:有利于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
答 案:ACD
解 析:(1)有利于企业内各项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提高经济效益。这是进行工厂总平面布置时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尤其要满足工艺流程的要求。(2)有利于安全生产保证,有利于职工的身心健康,满足“三废”处理要求。(3)有利于合理利用空间,防止浪费,减少运输空间。
3、我国产品质量法遵循的立法原则有()。
- A:统一立法、统一管理原则
- B:属地化原则
- C:区域公平原则
- D:有限范围原则
- E:奖优罚劣原则
答 案:BDE
解 析:产品质量立法的基本原则:
4、组织流水线生产需要的条件有( )。
- A:产品结构和工艺相对稳定
- B:产量足够大
- C:工艺能同期化
- D:生产面积容纳得下
- E:看板管理
答 案:ABCD
解 析:组织流水线生产的条件包括:①产品结构和工艺要相对稳定;②产量要足够大;③工艺能同期化;④生产面积容纳得下。
5、在工作分析的准备阶段,主要进行的工作包括()。
- A:组建工作分析小组
- B:分析工作信息
- C:制定工作分析计划
- D:审查工作信息
- E:确定工作分析目的
答 案:ACE
解 析:BD属于工作分析的分析阶段。工作分析的实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一般应包括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形成结果阶段和应用反馈阶段五个步骤。准备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工作。(1)确定工作分析目的。(2)制订工作分析计划。(3)组建工作分析小组。(4)建立有效的沟通体系。(5)确定调查和分析对象的样本。分析阶段这一阶段是工作分析中的关键环节,主要任务是对调查阶段所得到的工作信息进行审查和分析。包括(1)审查工作信息。(2)分析工作信息。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